禊馀上巳过三日。正清明、楝花堪摘。
知是几番风,乍寒暖、春醪无力。
杜鹃啼得杜鹃开,泪红处、榴裙无色。
辛苦汝流莺,拾不尽、侬香魄。袅空半遂游丝入。
又吹散、蝶黄蝶白。尽意葬芳菲,做惨淡、烟乾雨湿。
新时争似故时怜,此一度、倍生凄恻。
情去枉留仙,丝履那堪执。
禊馀上巳过三日。正清明、楝花堪摘。
知是几番风,乍寒暖、春醪无力。
杜鹃啼得杜鹃开,泪红处、榴裙无色。
辛苦汝流莺,拾不尽、侬香魄。袅空半遂游丝入。
又吹散、蝶黄蝶白。尽意葬芳菲,做惨淡、烟乾雨湿。
新时争似故时怜,此一度、倍生凄恻。
情去枉留仙,丝履那堪执。
这首《山亭宴》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春日宴饮的场景与复杂的情感变化。
首句“禊馀上巳过三日。正清明、楝花堪摘。”点出时间背景,清明时节,楝花盛开,适宜采摘,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下来,“知是几番风,乍寒暖、春醪无力。”描述了春风吹拂,天气时冷时热,酒力不振,暗示了宴饮者内心的波动和情绪的起伏。
“杜鹃啼得杜鹃开,泪红处、榴裙无色。”杜鹃鸟的啼鸣与花朵的开放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而“泪红处、榴裙无色”则进一步渲染了悲伤的情绪,将情感推向高潮。
“辛苦汝流莺,拾不尽、侬香魄。”流莺(即黄莺)辛劳地飞翔,却无法捕捉到逝去的美好,仿佛在感叹人生的无常与遗憾。接下来,“袅空半遂游丝入。又吹散、蝶黄蝶白。”游丝随风飘荡,蝴蝶在空中飞舞,这些自然景象既美丽又稍纵即逝,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易逝。
“尽意葬芳菲,做惨淡、烟乾雨湿。”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深深惋惜,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新时争似故时怜,此一度、倍生凄恻。”新事物虽好,却不及旧日的温暖与亲切,每一次的离别都让人感到更加凄凉。
最后,“情去枉留仙,丝履那堪执。”表达了对情感的无奈与不舍,即使想要留住美好,也如同徒劳无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远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经国谋猷,补天气力,岳祗来佐兴运。
王当华阙春融,共仰相门地峻。
清台占象,见壁月、珠星明润。
对一百五日风光,二十四番花信。
勋共德、继增篆鼎。
今共古、问谁比并。
广乐初出,层霄寿斝,旋颁紫叶,湘桃浓杏。
映彩服、朱颜青鬓。
看千岁,桀阁飞楼,燕赏太平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