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轩绕丛竹,四壁风凄清。
端居不出户,日夕闻秋声。
炎暑永难至,尘氛何自生。
翛然览元化,默契千古情。
幽轩绕丛竹,四壁风凄清。
端居不出户,日夕闻秋声。
炎暑永难至,尘氛何自生。
翛然览元化,默契千古情。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徐学士子容薜荔园十二首(其三)风竹轩》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画面。诗人置身于幽静的轩中,四周环绕着丛竹,营造出一种清凉与寂寥的氛围。他整日闭门不出,唯有日夜可闻的秋声,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更替和时光的流转。
"炎暑永难至"表达了诗人对清凉环境的喜爱,以及对炎热夏日的远离,暗示了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尘氛何自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心境,暗示了诗人对于纷扰世事的超脱和对自然纯净的追求。
最后两句"翛然览元化,默契千古情",诗人悠然自得地欣赏着大自然的变化,与天地万物产生了深远的共鸣,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思。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风竹为媒介,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深深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