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君信慕古,阅世如有道。
荡荡胸臆閒,不知何者好。
小心众人内,高视万物表。
徒欲春驯雉,而羞夜撮蚤。
作吏见不能,收身岂嫌早。
平城山后郡,八月衰塞草。
蠥狐祥一邱,固由佳士少。
君往聊托居,已使陋俗矫。
日昨向汾阴,南行就粳稻。
目病细书难,交疏吴语悄。
儿瘦苦忆翁,女嫁已泣媪。
授馆赖主贤,妻孥稍相保。
嗟我别君来,仰见昏中昴。
千里悬一心,频摇不可爪。
位置贤者生,岂不在苍昊。
正以松柏姿,不厌藜藿饱。
诸生朱游客,数纸山公嬲。
寄声问起居,曷以终素抱。
苏君信慕古,阅世如有道。
荡荡胸臆閒,不知何者好。
小心众人内,高视万物表。
徒欲春驯雉,而羞夜撮蚤。
作吏见不能,收身岂嫌早。
平城山后郡,八月衰塞草。
蠥狐祥一邱,固由佳士少。
君往聊托居,已使陋俗矫。
日昨向汾阴,南行就粳稻。
目病细书难,交疏吴语悄。
儿瘦苦忆翁,女嫁已泣媪。
授馆赖主贤,妻孥稍相保。
嗟我别君来,仰见昏中昴。
千里悬一心,频摇不可爪。
位置贤者生,岂不在苍昊。
正以松柏姿,不厌藜藿饱。
诸生朱游客,数纸山公嬲。
寄声问起居,曷以终素抱。
此诗《寄苏园仲》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通过描绘苏君的形象与生活境遇,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苏君信慕古”,点明了苏君对古代文化的向往与追求,暗示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接着,“阅世如有道”则进一步描绘了苏君处世的智慧与洞察力,仿佛他能洞悉世事的真谛。接下来的几句“荡荡胸臆閒,不知何者好。小心众人内,高视万物表”,通过对比,形象地展示了苏君在世俗与超脱之间的平衡,既关注于人世间的琐碎,又保持着对宇宙万物的高远视角。
“徒欲春驯雉,而羞夜撮蚤”,这两句运用了类比的手法,表达了苏君在追求美好事物时的高尚情操,即使面对微不足道的琐事也保持尊严与洁癖。接下来的“作吏见不能,收身岂嫌早”,则反映了苏君在官场中的无奈与对自身命运的反思,或许他意识到早些抽身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平城山后郡,八月衰塞草。蠥狐祥一邱,固由佳士少”,这一段描述了苏君所在之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氛围,通过“佳士少”的感叹,暗示了当地人才稀少,与苏君的孤独感形成呼应。
“君往聊托居,已使陋俗矫”,表明苏君的到来为当地带来了改变,提升了地方风气,体现了他的影响力与价值。接下来的“日昨向汾阴,南行就粳稻”,描述了苏君的生活状态,从日常劳作到家庭生活的细节,展现了他的生活态度与对家庭的关爱。
“目病细书难,交疏吴语悄”,表现了苏君在阅读与交流上的困难,以及与外界沟通的挑战,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对语言的尊重。
“儿瘦苦忆翁,女嫁已泣媪”,通过家庭成员的状况,进一步展现了苏君作为父亲与祖父的角色,以及他对家庭责任的承担。
“授馆赖主贤,妻孥稍相保”,说明了苏君在友人帮助下,生活得以稳定,家庭关系得到改善,体现了友情的力量与社会支持的重要性。
最后,“嗟我别君来,仰见昏中昴。千里悬一心,频摇不可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担忧,以及对远方友人处境的关心。通过“千里悬一心”这一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与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苏君的个人魅力、生活境遇以及诗人对其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
淡天垂羃,见银盘转处,余烟收绿。
百尺飞楼闲倚久,仙桂时飘香粟。
皓鹤无声,金梧有影,寒气生华屋。
好风细细,递来何处丝竹。
看取千里婵娟,银屏交映,光射庐峰瀑。
今夜嫦娥应过我,卷起真珠千斛。
长剑横空,翩然飞迓,底用乘鸾鹄。
满身清露,凤笙吹破攒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