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天垂羃,见银盘转处,余烟收绿。
百尺飞楼闲倚久,仙桂时飘香粟。
皓鹤无声,金梧有影,寒气生华屋。
好风细细,递来何处丝竹。
看取千里婵娟,银屏交映,光射庐峰瀑。
今夜嫦娥应过我,卷起真珠千斛。
长剑横空,翩然飞迓,底用乘鸾鹄。
满身清露,凤笙吹破攒玉。
淡天垂羃,见银盘转处,余烟收绿。
百尺飞楼闲倚久,仙桂时飘香粟。
皓鹤无声,金梧有影,寒气生华屋。
好风细细,递来何处丝竹。
看取千里婵娟,银屏交映,光射庐峰瀑。
今夜嫦娥应过我,卷起真珠千斛。
长剑横空,翩然飞迓,底用乘鸾鹄。
满身清露,凤笙吹破攒玉。
这首明代陈霆的《念奴娇·其二》中秋词,以月夜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卷。开篇“淡天垂羃,见银盘转处,余烟收绿”,描绘了天空中淡淡的云层下,明亮的月亮如银盘般转动,周围的绿色烟雾逐渐消散,营造出清冷而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百尺飞楼闲倚久,仙桂时飘香粟”写诗人独自倚在高楼之上,欣赏着月色,偶尔有桂花飘香,增添了诗意的香气。“皓鹤无声,金梧有影,寒气生华屋”则通过无声的白鹤、金黄的梧桐以及屋内的寒气,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寂静与清凉。
进入下片,“看取千里婵娟,银屏交映,光射庐峰瀑”描绘了月光洒在千里之外的山川,与银色的屏幕交相辉映,甚至照亮了庐山的瀑布,展现出壮丽的月夜景象。诗人想象嫦娥经过,卷起千斛珍珠,增添了神话色彩。
最后,“长剑横空,翩然飞迓,底用乘鸾鹄”借月夜之景表达诗人豪情,意欲凌空飞翔迎接嫦娥,无须借助传说中的神鸟。结尾“满身清露,凤笙吹破攒玉”则以满身露水和凤笙的乐声,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清高与雅致。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月夜为载体,融合了自然景色、神话传说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中秋月夜的深情赞美。
钱塘三日风雨急,古铜夜光飞霹雳。
是知神物出人间,犹带吴宫土花碧。
玉桥素练悬银河,支机女儿飞凤梭。
虾须风软乱纤影,春水日晴生潮波。
破窗冷砚留不得,零落江南酒家客。
狂歌索酒仰面歇,误击红筹唾壶裂。
何人进入蓬莱宫,银屏碧幕珠帘重。
此生补阙亦何用,玉龙泻水流芙蓉。
竹港晨露白,石门秋气寒。
湍流落涧壑,细路深茅菅。
江平白石出,竟日沿清湾。
四顾不见人,山鸟时閒关。
苍崖入地底,烟霭青漫漫。
力尽不能过,却坐空长叹。
青天白云间,可望不可攀。
虚名竟何得,行路乃尔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