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可但绝愁嗟,吏畏谁何等受挝。
教谕久知风偃草,山行聊赋雪飞花。
牛刀试用终称屈,凤诏缄春定拜嘉。
稳上要津吾拭目,角犀冰峙鬓如鸦。
民情可但绝愁嗟,吏畏谁何等受挝。
教谕久知风偃草,山行聊赋雪飞花。
牛刀试用终称屈,凤诏缄春定拜嘉。
稳上要津吾拭目,角犀冰峙鬓如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次韵答杨宰》。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关注以及对官吏行为的审视。首句“民情可但绝愁嗟”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忧虑情绪的理解,认为他们的愁苦并非空穴来风。接着,“吏畏谁何等受挝”揭示了官吏对待百姓的态度,暗示了官场中的不公和压制。
“教谕久知风偃草”运用比喻,表明教育者应当像风一样引导百姓,而不是压制他们。“山行聊赋雪飞花”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借此表达对公正治理的期待,希望官府能如同雪花般纯洁无瑕。
“牛刀试用终称屈”暗指有能力的人被闲置,才华未得施展,而“凤诏缄春定拜嘉”则预示着朝廷可能会有公正的任命,给予人才应有的赏识。最后两句“稳上要津吾拭目,角犀冰峙鬓如鸦”,诗人期待看到官员们在重要职位上展现出公正严明的形象,自己也将拭目以待,同时以“鬓如鸦”自比,表示自己虽年迈但仍关注时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反映了社会现实,也寄寓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乱峰江上色,羡尔及秋行。
释氏推真子,郗家许贵甥。
氎花新雨净,帆叶好风轻。
千里依元舅,回潮亦有情。
越客不成歌,春风起渌波。
岭重寒不到,海近瘴偏多。
野戍桄榔发,人家翡翠过。
翻疑此中好,君问定如何。
风吹残柳丝,孤客欲归时。
掩抑楚弦绝,离披湘叶衰。
前军犹转战,故国杳难期。
北望雁门雪,空吟平子诗。
世故多离散,东西不可嗟。
小秦非本国,楚塞复移家。
海岛无邻里,盐居少物华。
山中吟夜月,相送在天涯。
为重南台客,朝朝会鲁儒。
暄风众木变,清景片云无。
峰翠飘檐下,溪光照座隅。
不将簪艾隔,知与道情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