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径通萧寺,墙开薜荔阴。
坐闻松籁奏,归待月华沈。
雅有贤人乐,清无俗坌侵。
一轩宁久驻,四海望为霖。
狭径通萧寺,墙开薜荔阴。
坐闻松籁奏,归待月华沈。
雅有贤人乐,清无俗坌侵。
一轩宁久驻,四海望为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高雅的隐居生活图景。首联“狭径通萧寺,墙开薜荔阴”,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条通往幽静寺庙的小路,两旁藤蔓攀爬,绿意盎然,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颔联“坐闻松籁奏,归待月华沈”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和谐,坐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聆听松涛的低语,等待月光渐渐沉入夜幕,时间仿佛在此刻凝固。
颈联“雅有贤人乐,清无俗坌侵”表达了诗人对高尚情操和纯洁心灵的向往,暗示这里不仅自然环境优美,更有一份超脱世俗的宁静与自在。尾联“一轩宁久驻,四海望为霖”则流露出诗人对传播知识、启迪人心的渴望,希望自己的智慧如同甘霖,滋润四方,惠及大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蕴含着对精神境界的探索与提升,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蓬莱在何许,渺在东海虚。
其回五千里,上有神人居。
山川异百奥,风俗如三吴。
仙官示狡狯,百丈神干躯。
世人寻地脉,弱流垫轻壶。
徒闻羡门往,漫役君房愚。
孰为灵仙府,乃是尺寸庐。
燕坐吾玉几,天游我非车。
挥斥九清表,飘然隘中区。
岂蓬知大小,□识无真□。
教有三门,致极处、元来只一。
这一字法门,深不可测。
老子谷神恒不死,仲尼心易初无画。
问瞿昙教外涅槃心,密密密。学神仙,须定息。
学圣人,忘智识。论做佛机缄,只凭慧力。
道释儒流都勘破,圆明觉照工夫毕。
看顶门、进破见真如,光赫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