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书既读尽,遂读天下书。
两儿佩庭训,比翼升公车。
大者汝南君,小者承明庐。
脱汝白苎衫,饰以黄金鱼。
充庭尽和气,绕膝皆璠玙。
有时写八咏,虹霞吐阶除。
忽尔钓四腮,日月付樵渔。
能令纸价贵,又使俗情疏。
楚泽纵元绪,鲁门飨爰居。
喧寂太非性,拟公安得如。
我有盈觞酒,微规以当誉。
愿保四余言,永为百岁储。
父书既读尽,遂读天下书。
两儿佩庭训,比翼升公车。
大者汝南君,小者承明庐。
脱汝白苎衫,饰以黄金鱼。
充庭尽和气,绕膝皆璠玙。
有时写八咏,虹霞吐阶除。
忽尔钓四腮,日月付樵渔。
能令纸价贵,又使俗情疏。
楚泽纵元绪,鲁门飨爰居。
喧寂太非性,拟公安得如。
我有盈觞酒,微规以当誉。
愿保四余言,永为百岁储。
此诗描绘了一位封君沈翁庆祝七十大寿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家庭的和谐与幸福。诗中提到沈翁已读尽家书,继而遍览天下之书,其子女遵循庭训,一同步入仕途,成就斐然。大儿被比作汝南君,小儿则似承明庐,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他们的才华与地位。
接着,诗人描述了沈翁的衣着装饰,以白苎衫配以金鱼,象征其高雅与尊贵。庭中充满和煦之气,膝下围绕着贤才,体现了家族的繁荣与和谐。沈翁时而挥毫赋诗,时而垂钓消遣,生活丰富多彩。其作品不仅提升了纸价,也使得世俗之风渐远,彰显了其对社会文化的正面影响。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沈翁长寿的祝愿,希望他能保有这四余言的智慧,为后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整首诗洋溢着对沈翁及其家族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长寿与智慧的向往。
君按西秦,我走东秦,一尊共开。
恨匆匆行色,无多款曲,区区别语,未易安排。
百二关河,三千道路,前岁如今曾往回。
但休问,过潼关北去,都是诗材。公余应见青崖。
怕念我、兹游无好怀。
□也知巧宦,常居要地,其如公论,不用非才。
北渚光中,华峰影里,放得婆娑亦快哉。
三年里,尽平分烟景,抖擞尘埃。
何年月地。有白凤飞来,与秋游戏。
碎屑黄金馥馥,暗熏沉水。
如来粟界开全未,直著得、许多清气。
饱谙风露,自应韵色,独高人世。更不羡、犀帷富贵。
羡鹫峰前度,秀分云外。弹压西风,谁数锦英华丽。
幽芳素抱岩栖志,笑当时满门桃李。
等閒乞取,长生妙诀,广寒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