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居本宴如,触事自多感。
况当摇落时,云重天惨惨。
路穷非通途,地偏无远览。
残芜连古道,槁叶满幽坎。
老来厌了了,万事付黮闇。
地炉炽生柴,唤客烹荠糁。
郊居本宴如,触事自多感。
况当摇落时,云重天惨惨。
路穷非通途,地偏无远览。
残芜连古道,槁叶满幽坎。
老来厌了了,万事付黮闇。
地炉炽生柴,唤客烹荠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郊居生活的日常感受和季节变化带来的感触。首句“郊居本宴如”表达了诗人原本期望在郊外的生活能宁静而安逸,然而接下来的“触事自多感”却揭示出诗人并非完全超脱,而是容易被外界事物触动,引发感慨。
“况当摇落时,云重天惨惨”描绘了秋季景色,落叶飘零,天空阴沉,加重了诗人内心的愁绪。接下来的诗句“路穷非通途,地偏无远览”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偏远和孤寂,视野受限,无法远眺。
“残芜连古道,槁叶满幽坎”进一步渲染了荒凉与衰败的景象,显示出诗人对岁月流逝和人生衰老的无奈。他感叹“老来厌了了”,对世事失去了往日的热情,只能将一切交付于“黮闇”,即迷茫或困惑。
最后两句“地炉炽生柴,唤客烹荠糁”则描绘了诗人以最简单的方式招待客人,煮荠菜粥,反映出他的淡泊生活态度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郊居生活的孤独、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阳羡溪山好,吾将老、曾见昔贤心。
念此语空留,买田未遂,桃源一别,旧路难寻。
叹人生,几回王子棹,徒付伯牙琴。
争似山人,烟霞占断,洞天深隐,高卧长吟。
向仙台佛窟,看紫烟敛散,白日升沉。
时听端流激玉,岩溜淙金。
更健步堪游,底须策杖,直钩可钓,不用敲针。
何日扁舟滆水,独访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