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溪山好,吾将老、曾见昔贤心。
念此语空留,买田未遂,桃源一别,旧路难寻。
叹人生,几回王子棹,徒付伯牙琴。
争似山人,烟霞占断,洞天深隐,高卧长吟。
向仙台佛窟,看紫烟敛散,白日升沉。
时听端流激玉,岩溜淙金。
更健步堪游,底须策杖,直钩可钓,不用敲针。
何日扁舟滆水,独访云林。
阳羡溪山好,吾将老、曾见昔贤心。
念此语空留,买田未遂,桃源一别,旧路难寻。
叹人生,几回王子棹,徒付伯牙琴。
争似山人,烟霞占断,洞天深隐,高卧长吟。
向仙台佛窟,看紫烟敛散,白日升沉。
时听端流激玉,岩溜淙金。
更健步堪游,底须策杖,直钩可钓,不用敲针。
何日扁舟滆水,独访云林。
这首词以阳羡溪山的美好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开篇提到阳羡山水的优美,暗示了作者对古代贤人的仰慕,同时也透露出未能如愿在此购置田园的遗憾。接着,诗人感叹人生的无常,昔日王子和伯牙的典故被用来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不如效仿山人,过着远离尘世、隐居山林的生活。
词中提到的“仙台佛窟”、“紫烟敛散”、“白日升沉”等描绘了仙境般的自然景象,反映出作者对超脱世俗的理想追求。他欣赏山间的流水声和瀑布的金石之音,认为无需借助外物,只需健步或垂钓即可享受生活乐趣。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史恭甫的思念,希望能有一天乘船游览滆水,独自探访云林,共享这份宁静与自由。
整首词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夏言以顾东桥的韵脚创作,体现了其在词作中的艺术造诣。
武昌古名地,英秀森琳琅。
既号诗书窟,复称云水乡。
生居万山中,二年依泽国。
偶于坐曹暇,聊欲访禅默。
再拜神女祠,劈山定何术。
上有琳宫岩,作论期破惑。
只今澄潭中,异影眩莫执。
泉源入幽窈,蛾眉如可及。
吾闻大地下,出没水中日。
胡为二魶鱼,欲归犹未得。
变化乘云雷,那能系不食。
山深风窍号,天寒日车急。
寄语龙宫君,安稳藏故穴。
近来托怪多,勿遣容易测。
名花无影迹,寒气日凄凉。人间千万树,歇芬芳。
紫微宫女,仙驭降霓裳。
名在仙班簿,不属尘凡,洞天密锁云窗。
遗珰连宝珥,人世识天香。凝寒承雨露,傲冰霜。
凌仙仙子,邂逅水云乡。
更约南枝友,游遍江南,共归三岛扶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