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老僧安住处,青衫司马爱閒来。
松嫌天近株株短,花待春归款款开。
堪信壶中藏日月,谁知云外有楼台。
官卑合是寻山客,不见芳菲意懒回。
白发老僧安住处,青衫司马爱閒来。
松嫌天近株株短,花待春归款款开。
堪信壶中藏日月,谁知云外有楼台。
官卑合是寻山客,不见芳菲意懒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以东林寺为背景,展现了诗人陈舜俞的闲适心境。首句“白发老僧安住处”点出寺庙内一位年长僧人的居所,暗示了宁静与岁月的沉淀。次句“青衫司马爱閒来”则以青衫司马(指文官)自比,表达了他对闲暇时光的热爱和对寺庙的喜爱。
第三句“松嫌天近株株短”,运用拟人手法,写松树似乎抱怨天空过于接近,形象地表现出松树的高大与天空的辽阔对比,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高洁品性的追求。第四句“花待春归款款开”则描绘了花朵在春天来临前缓缓绽放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期待。
第五、六句“壶中藏日月,云外有楼台”运用了道教典故,暗示了寺庙中的超然与神秘,以及诗人内心的追求和向往。最后一句“官卑合是寻山客,不见芳菲意懒回”,以自嘲的方式表达,虽然官职不高,但诗人更愿意做一个游历山水的寻幽者,只有在自然中才能找到真正的乐趣,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东林寺的景色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