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无人境,停鞭借一椽。
滩明流月碎,峰黑裹松圆。
凄绝猿声里,凉生虎气边。
残黎家荡尽,何处哭苍烟。
日落无人境,停鞭借一椽。
滩明流月碎,峰黑裹松圆。
凄绝猿声里,凉生虎气边。
残黎家荡尽,何处哭苍烟。
这首清代诗人贝青乔的《赤津岭》描绘了一幅傍晚山野的孤寂景象。首句"日落无人境",展现了夕阳西下时分,荒凉寂静的环境,没有人的踪迹,营造出一种空旷和落寞的氛围。"停鞭借一椽"则暗示了诗人在旅途中暂作停留,寻找遮蔽之所,进一步强化了孤独感。
接下来的两句"滩明流月碎,峰黑裹松圆",通过明亮的滩面映照着破碎的月影,与漆黑的山峰间松树的轮廓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夜晚的静谧和深邃。"凄绝猿声里,凉生虎气边",通过猿猴的哀啼和虎啸,渲染出山林的荒凉与恐怖,增添了诗的凄凉气氛。
最后两句"残黎家荡尽,何处哭苍烟"揭示了更为深层的悲凉,暗示了战乱或灾难后,村落荒废,人们流离失所,只剩下哀伤的哭声在苍茫烟雾中回荡,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和同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赤津岭的自然景色,融入了浓厚的人文关怀,情感深沉,意境悲凉。
潘郎作吏花满县,匣贮雌雄双实剑。
看花琴鹤思俱清,抚剑豺狼迹尽歛。
羡君佩此已多年,何须巨阙与龙泉。
雪花星文纷照耀,陆剸水断俱赫然。
政成久已报天子,穷谷深山遍霖雨。
卑棘那堪凤久栖,层霄合拟凫将起。
伊余宦迹偶从君,杯酒慇勤几论文。
解剑赠余心莫逆,恍然风雨双龙分。
剑乎剑乎堪重汝,潘郎意气长相许。
旧时魑魅敢窥人,入夜斗牛光射土。
神物由来用有时,铅刀何用徒区区。
借处会须先斩佞,弹来休用叹无鱼。
去年秋八月,曾作五羊游。
今年秋八月,复汎一叶舟。
五羊杳何许,一水空悠悠。
挂帆乘夜发,击汰遵河洲。
帆开未及饱,摵摵西风遒。
水涸舟易胶,野旷星汉流。
白露满蒹葭,落木何飕飗。
戍鼓迎鼍更,新寒肃衿裯。
遥遥同心人,乃在天西头。
岂曰川无梁,梦寐不可求。
揽衣起徬徨,水鸟群啁啾。
岂亦求其匹,悲鸣不能休。
胡不拥高枕,感此增离忧。
亦知会晤难,道路阻且脩。
同心而离居,何以结绸缪。
再拜问河伯,为我谢石尤。
愿借一帆便,逭我肠万周。
岩居不在远,川观不在深。
溅溅榕溪流,抱此西郭阴。
归来学老圃,数亩溪之浔。
为园日可涉,所苦荆与榛。
不辞斧斤劳,始惬濠濮情。
郁郁东南隅,荫彼嘉树林。
渟流鉴新翠,洞彻莹心神。
水木湛清华,此语古所欣。
搆亭仅两肘,四槛何森沉。
匡床三两客,坐窄情易亲。
何必列长筵,斗酒时一斟。
开窗见溪月,乃在南山岑。
亭小月常满,濯濯如壶冰。
老圃背我语,垂堂戒千金。
怒流数侵岸,能不虞骞崩。
我亭如蜗壳,不与溪争龈。
怒者日自怒,侵者日自侵。
会心在今日,来日非所营。
庄叟有微言,谁为亏与成。
汝亭幸自爱,老圃不可听。
《湛华亭告成志喜》【明·张萱】岩居不在远,川观不在深。溅溅榕溪流,抱此西郭阴。归来学老圃,数亩溪之浔。为园日可涉,所苦荆与榛。不辞斧斤劳,始惬濠濮情。郁郁东南隅,荫彼嘉树林。渟流鉴新翠,洞彻莹心神。水木湛清华,此语古所欣。搆亭仅两肘,四槛何森沉。匡床三两客,坐窄情易亲。何必列长筵,斗酒时一斟。开窗见溪月,乃在南山岑。亭小月常满,濯濯如壶冰。老圃背我语,垂堂戒千金。怒流数侵岸,能不虞骞崩。我亭如蜗壳,不与溪争龈。怒者日自怒,侵者日自侵。会心在今日,来日非所营。庄叟有微言,谁为亏与成。汝亭幸自爱,老圃不可听。
https://shici.929r.com/shici/SZNyZp3eA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