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按哀蝉曲,閒调冰茧丝。
目成投果处,心挑送鸿时。
自笑临邛倦,空怜缑岭期。
夜深香一缕,共谱白头诗。
曾按哀蝉曲,閒调冰茧丝。
目成投果处,心挑送鸿时。
自笑临邛倦,空怜缑岭期。
夜深香一缕,共谱白头诗。
这首诗《赠琴妓》由明代诗人张萱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与琴妓之间微妙而深刻的情感交流。
首句“曾按哀蝉曲”,以“哀蝉”为喻,暗示琴妓演奏的音乐如同蝉鸣般凄美,引人入胜。接着“閒调冰茧丝”,则描绘了琴妓在闲暇之时,细心调弦的情景,表现了她对音乐的热爱与专注。
“目成投果处,心挑送鸿时”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目光交汇比作“投果”,心有所动比作“送鸿”,形象地表达了两人之间心灵的契合与情感的交流。这里不仅体现了琴妓演奏技艺的高超,也展现了诗人对其艺术魅力的深深欣赏。
“自笑临邛倦,空怜缑岭期”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自嘲于像西汉才子司马相如那样四处奔波,却未能实现与琴妓的约定,表达了对无法实现美好愿望的遗憾与无奈。
最后,“夜深香一缕,共谱白头诗”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夜深人静之时,一缕幽香伴随着琴声飘散,象征着两人情感的升华与永恒。他们共同创作的“白头诗”,寓意着无论岁月如何更迭,这份情感都将如同白发一般,历久弥新,永不褪色。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情感、时间等元素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与琴妓之间超越世俗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处清凉界,迥然间、别开一家风。
得闲闲闲里,真甜美味,甘露应同。
洗涤三焦六腑,五藏尽玲珑。
流转无凝滞,颠倒皆通。
白气充肠盈满,助起初本有,唯要深穷。
待时时分朗,来往识西东。
凭方知、惺惺容貌,这般形状出高穷。
圆成显、放光明照,永住晴空。
叹嗟浮世。
被荣华、驱策名和利。
人人*作机心起。
百般奸计。
嫉妒愈增侥巧重,生俱相效皆贪爱。
何曾停住常若是。
各*女夸男孙奉侍。
更酒迷歌惑望长遂。
还知七十应难值,便百年限来,无有推避。
早早悟、前途不如意。
急回头便许,脱了生死。
投玄访妙,搜微密察幽秘。
管取自然,神气双全分明见,元初个、真真圆性,诚恁似。
玉貌琼颜奇又异。
莹宝光、瑶彩吐祥瑞。
金丹结就虚空萃,处清静,大罗天上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