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道术骑茅龙,咳唾吹上昆仑峰。
身轻转讶茅龙重,角触孔翠石鲸纵。
仗剑叱龙赤发怒,抛茅入海琐玉树。
别检灵文学作云,英英足下觉氤氲。
杳然失却鸿鹭上,丹旌烟道空中分。
行至天穷云尽处,天薄云脆不能去。
此时浮云亦弃摈,上天下天只神御。
幼学道术骑茅龙,咳唾吹上昆仑峰。
身轻转讶茅龙重,角触孔翠石鲸纵。
仗剑叱龙赤发怒,抛茅入海琐玉树。
别检灵文学作云,英英足下觉氤氲。
杳然失却鸿鹭上,丹旌烟道空中分。
行至天穷云尽处,天薄云脆不能去。
此时浮云亦弃摈,上天下天只神御。
这首明代诗人刘黄裳的《轻举篇》描绘了一位修道者借助茅龙(神话中的仙兽)腾云驾雾的奇幻景象。首句“幼学道术骑茅龙”点出主人公早年修炼道术,驾驭飞龙的形象,显示出其超凡脱俗的追求。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身轻转讶茅龙重”和“角触孔翠石鲸纵”,展现了主人公在飞行中体验到的奇妙感觉,以及与自然界的互动。
“仗剑叱龙赤发怒”描绘了他挥剑驱策龙兽的威猛姿态,而“抛茅入海琐玉树”则象征着他的法力强大,能将法宝投入大海,化为美丽的景象。诗人通过“别检灵文学作云”表达主人公运用智慧转化为云雾的能力,以及“英英足下觉氤氲”展现其飘渺的仙气。
“杳然失却鸿鹭上”描绘了主人公如鸿雁般高飞,超越凡鸟,而“丹旌烟道空中分”则以华丽的色彩和烟雾烘托出神秘的仙界之路。最后,“天穷云尽处”至结尾,描述了主人公在天空尽头的挑战与突破,表明只有神的力量才能超越天地的限制。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一个修道者追求仙道、超越尘世的壮丽画面,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和浪漫主义情调。
全州节,谁最烈。都司头,刺史血。
刺史守城苦无兵,都司带兵愁远别。
同是天家戮力臣,相逢何必判优劣。
人肉食尽鼠雀空,弓靴煮烂思杀妾。
拊膺一恸外援断,无人不憾湘漓月。
丈夫死耳庸何伤,能为厉鬼真人杰。
君不见睢阳城内杀声哀,邻境笙歌尚清越。
月色浴四郊,天水一气警。
坐令夜游子,投身藐姑顶。
呼吸入肺肝,照见冰玉影。
坊锲谁家石,名氏高蔚炳。
百年如转烛,荐及孙曾等。
想见恤纬人,严节秋霜冷。
历历葑塘皎,郁郁松烟暝。
寒流泻微茫,河汉相与永。
何处人语喁,溪阴问鱼艇。
天狗堕地声咆哮,鹊巢尽被鸠为巢。
主人结队下乡去,骨肉离散妻孥抛。
岂无檐宇可栖托,破屋数间苦需索。
典卖衣物房有租,合家有口无处糊。
忍饥啼饿一枝借,且免干戈暂栖舍。
讵知贼众纷纷来,红巾帕首持刀吓。
家具无多又挈行,漂流无定水中萍。
潜声匿迹藉榛莽,呱呱难掩数尺婴。
人生颠沛至于此,真是有生不如死。
祖宗门户七百年,残喘苟延庇孙子。
乡间难免兵燹灾,亦有屋宇烧成灰。
爨余尚剩十八九,相约邻里俱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