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妇死同穴,父子贫贱离。
天下宁有此,昔闻今见之。
母前三子后,熟视不得追。
嗟乎胡不仁,使我至于斯。
有女初束发,已知生离悲。
枕我不肯起,畏我从此辞。
大儿学语言,拜揖未胜衣。
唤耶我欲去,此语那可思。
小儿襁褓间,抱负有母慈。
汝哭犹在耳,我怀人得知。
夫妇死同穴,父子贫贱离。
天下宁有此,昔闻今见之。
母前三子后,熟视不得追。
嗟乎胡不仁,使我至于斯。
有女初束发,已知生离悲。
枕我不肯起,畏我从此辞。
大儿学语言,拜揖未胜衣。
唤耶我欲去,此语那可思。
小儿襁褓间,抱负有母慈。
汝哭犹在耳,我怀人得知。
”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别三子》,表达了诗人因生活困苦而被迫与家人分离的悲痛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夫妇间的生死相随,父子间的贫贱离散,展现了家庭的苦难和亲情的深重。诗人感慨万分,尤其是对三个孩子的描述,最小的孩子尚在怀抱,其哭声犹在耳边,让人心酸。诗中的“有女初束发,已知生离悲”、“汝哭犹在耳,我怀人得知”等句,细腻地刻画了孩子们的无助和诗人内心的无奈与不舍。整体上,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家国离乱之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深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