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汾阴道,悠悠东去长。
位卑仍解印,身老又还乡。
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
音书须数附,莫学晋嵇康。
古树汾阴道,悠悠东去长。
位卑仍解印,身老又还乡。
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
音书须数附,莫学晋嵇康。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辞去职务,返回家乡的场景。开篇“古树汾阴道,悠悠东去长”两句,通过对古老树木和河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远的情怀。“汾”,在这里指的是山谷或溪流,而“阴”则是指树荫,或许暗示了秋天的来临。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悠长而又寂寞的情感。
接着,“位卑仍解印,身老又还乡”两句,则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处境。他因为职位低微,所以放弃了官印;而年事已高,也是回到家乡的原因。这里流露出一种对于功名利禄淡然处之的态度,同时也透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两句,是对诗人回乡路上所见景色的描写。“水平秋岸”,表明秋日的河水平静而美丽;“关门向夕阳”,则是说诗人行走至关口时,正值夕阳西下。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渲染了归乡路上的愁思和孤独感。
最后,“音书须数附,莫学晋嵇康”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嘱咐或是自我安慰。这里的“音书”,指的是音乐与书信;“数附”,则是要求经常地联络和交流。而“莫学晋嵇康”,则是在告诫不要效仿古时的嵇康(嵇康,即嵇含,东晋时期的隐逸之士,以清高脱俗著称),过度追求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的责任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语言朴素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于归乡生活的向往,也不乏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于超脱世俗的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