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李伯时画渊明归来图》
《题李伯时画渊明归来图》全文
元 / 刘基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江左昔溃乱,桓卢递相寻。

刘裕起寒微,长驱扫氛祲。

秋草虽未枯,霜雪巳骎骎。

陶公节义士,素食岂其心。

我才非管葛,谁能起沦沉。

所以歌去来,归卧五柳阴。

悠悠多感激,怆恨寄讴吟。

哲人贵知几,芳名留至今。

展图三叹息,怀古一何深。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题于李伯时所绘《渊明归来图》的诗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陶渊明的赞扬,表达了对时局和个人境遇的感慨。首句“江左昔溃乱,桓卢递相寻”描绘了江南地区过去的动荡与混乱,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不安。接着,“刘裕起寒微,长驱扫氛祲”赞扬了东晋名将刘裕出身贫寒却能崛起平定战乱的英勇事迹。

“秋草虽未枯,霜雪巳骎骎”以季节更替象征时光流逝,暗示了世事变迁。“陶公节义士,素食岂其心”高度评价了陶渊明的节操和淡泊名利的精神,但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表达出自己并非无为而治的理想主义者。

“我才非管葛,谁能起沦沉”流露出诗人自谦之语,同时也表达了对能挽狂澜于既倒的英雄的渴望。“所以歌去来,归卧五柳阴”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逃避。

最后,“悠悠多感激,怆恨寄讴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感慨,以及通过诗歌抒发内心的情感。“哲人贵知几,芳名留至今”赞美了智者如陶渊明般洞察世事,其美名流传至今。“展图三叹息,怀古一何深”则是直接观画而生的深深怀古之情,感叹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无常。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有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历史观和个人情怀。

作者介绍
刘基

刘基
朝代:元   籍贯: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   生辰: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
猜你喜欢

和仲固

多谢春风吹雨晴,出遨今日计初程。

去随碧涧䙰褷上,归与閒云澹沱行。

顺理以观皆有趣,会心之乐最难名。

山间桃柳宁知此,敛笑舒颦亦自情。

(0)

嘉定二年秋重游洞霄宫

重寻九锁蹑丹梯,回首空惊岁月移。

风虎守阍宁易到,冰龙候路却先驰。

松筠老去俱全节,猿鹤迎来尽故知。

更拂栖真洞间石,弟兄同记胜游时。

(0)

楞伽山房·其二

风标劲似聂政姊,笔力健如曹大家。

此手始能为此竹,对渠枯木老槎牙。

(0)

朝南以诗送巴石研屏香几用韵·其二研屏

首鼠年来困两端,石屏空照鬓丝斑。

归舟莫道全无物,分得蓬婆小雪山。

(0)

九月十七日夜度蔡道岭宿弥勒院

月出度松岭,露香霏羽衣。

肃肃夜气清,苍苍烟径微。

川光浴秋容,萝影挂夕辉。

冰轮碾空阔,飞辙无因依。

拟掬星渚波,恐触天孙机。

偓佺何时见,沆瀣聊独挥。

未应青霞志,即与素愿违。

稍休尘外轸,憩此岩下扉。

清吟写万籁,妙想绝百非。

不须河汉言,尽解纷华围。

飞仙亦戏剧,玄学乃庶几。

鳌山切丹极,岁晚行将归。

(0)

最高楼.别妓王幼玉

人间最苦,最苦是分离。伊爱我,我怜伊。

青草岸头人独立,画船东去橹声迟。

楚天低,回望处,两依依。

后会也知俱有愿,未知何日是佳期。

心下事、乱如丝。好天良夜还虚过,辜负我、两心知。

愿伊家,衷肠在,一双飞。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