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自然中独自赏玩野菊花的情景。开篇“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表达了诗人不愿意追随世俗的繁华与喧嚣,而是宁愿独立于自然之中去感受简单而真挚的事物。
接着,“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显示出野菊花即便是在偏远荒凉的地方,也依然保持着它们的独特气息和芬芳,这种品质是不随外界环境变化而改变的。
诗中“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则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于半山之高遇见野菊花,急忙之中摘下了一枝黄色的菊花。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隐含着诗人内心对于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而“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则表达了野菊花仿佛在用它们的淡定与坚守自我,对于那些追求名利和世俗虚荣的人群予以冷漠的态度。同时,诗人仍然向往着能够得到像陶渊明那样的高洁品格和被赋予的光辉。
整首诗通过对野菊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和他对于自然、生命以及文化传承深刻的理解。
金生画马才二匹,彷佛当年韩干笔。
一匹蹄攒首渴乌,一匹红云满身湿。
两马相向交齧鬃,宛如君家枥上双飞鸿。
雄姿逸态迥殊绝,曾向边疆收战功。
想应弃置归来后,沙塞草黄龙骨瘦。
春雨遥思彩凤群,秋风几梦祥麟厩。
此马昔闻来向东,驽骀万匹皆成空。
偶因历块误一蹶,按图谁复知豪雄。
吁嗟伯乐真难遇,蹑景追风亦徒尔。
试看日晚太行间,骥负盐车但垂耳。
杀其母,立其子,世间怪事乃有此。
当年恐学雉攫人,后世依然燕啄矢。
钩弋宫,尧母门,殊恩迭宠真无伦。
一朝趋送掖廷狱,外间议论徒□□。
李夫人死不反顾,是耶非耶帐中遇。
若教生子如弗陵,夜台愁煞姗姗步。
人生难定吉与凶,母以子贵翻成空。
思患预防自有道,汉武那得为英雄?
君不见,拓跋魏氏更惨刻,世世相传不肯易。
流毒难逃作俑名,伤心不独为钩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