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趣亦何穷,要於能得中。
大公惟顺应,明月共清风。
享既非已独,乐还与物同。
鲁论读有愧,夏禹昔卑宫。
佳趣亦何穷,要於能得中。
大公惟顺应,明月共清风。
享既非已独,乐还与物同。
鲁论读有愧,夏禹昔卑宫。
此诗《得趣书屋》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佳趣亦何穷,要於能得中。” 开篇即点明了生活的乐趣无穷无尽,关键在于能否领悟其中的真谛。这里强调的是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理解,而非物质的占有或外在的名利。
“大公惟顺应,明月共清风。”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顺应自然、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大公无私,如同明月与清风般纯净、自由,象征着高尚的人格和精神境界。
“享既非已独,乐还与物同。” 诗人在此表达了共享与包容的理念。享受并非个人独占,而是与万物共同分享,体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
“鲁论读有愧,夏禹昔卑宫。” 最后两句以古代圣贤孔子和大禹为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反省与谦逊。孔子曾有“仁者爱人”的教诲,而大禹则以简朴为国之君,这两句暗示诗人虽身处高位,仍需时刻保持谦虚与节俭,不忘初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理想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念,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道德修养的深刻思考。
残年迫衰谢,婴疾归乡枌。
诸贤渡江初,总角幸有闻。
才非楚倚相,亦能读典坟。
夫岂或使之,后死与斯文。
世儒凿户牖,道术将瓜分。
孤陋守一说,百氏殆可焚。
后来岂无人,鼻垩谁挥斤。
巍巍贞观治,房魏出河汾。
老境惟闭门,不与事物接。
时逢佳山水,尚复快登涉。
山程策小蹇,水泛摇短楫。
今兹税驾地,佳事喜稠叠。
云生湿行縢,风细掠醉颊。
旅羹芼玉糁,僧饭敷白氎。
葑火煨芋魁,瓦甑炊豆荚。
经行出幽圃,怀抱颇自惬。
枯篱络丹实,深涧堆黄叶。
白云横谷口,绿筱穿山胁。
还家宁迫暮,取路羞径捷。
何当倚蒲龛,一坐十小劫。
阑干斗插酉,惨淡河络角。
开岁财属尔,草木忽摇落。
平生历畏涂,赤手犯蛟鳄。
幸收垂尽日,归卧一丘壑。
乡邻怪此老,肮脏尚如昨。
使无湖海宽,朝市何处著。
诸公方衮衮,一士要谔谔。
谋食古所羞,终身美藜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