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吴山净上人》
《寄吴山净上人》全文
唐 / 顾非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忆共蒲团话夜钟,别来落叶閟行踪。

遥知黛色秋常玩,住向灵岩第几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jìngshàngrén
táng / fēixióng

gòngtuánhuàzhōngbiéláiluòxíngzōng

yáozhīdàiqiūchángwánzhùxiànglíngyánfēng

翻译
回忆起我们一起围坐蒲团,倾听夜晚的钟声。
自从分别后,落叶掩藏了你的行迹。
注释
蒲团:一种圆形坐垫,常用于禅修或闲聊。
夜钟:寺庙或道观夜间报时的钟声。
落叶:秋天飘落的树叶,象征着时光流逝。
閟:隐藏,遮蔽。
黛色:青黑色,这里形容山色或女子的眉色。
秋常玩:秋天常常欣赏。
灵岩:指灵秀的山岩,可能是个地名或象征清静之地。
第几峰:哪座山峰,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顾非熊所作,名为《寄吴山净上人》。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情感和思念。

"忆共蒲团话夜钟,别来落叶閟行踪。" 这两句表明诗人记得与友人共同度过的时光,那夜晚的钟声以及离别后落叶纷飞,都成为了思念彼此的手足之情。

"遥知黛色秋常玩,住向灵岩第几峰。" 这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对远方朋友所在之地的向往与关心,询问他们是否还常去那黛色的山中游玩,以及现在居住在哪一座山峰。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深沉的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作者介绍
顾非熊

顾非熊
朝代:唐

[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姑苏人,顾况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初年前后在世。少俊悟,一览成诵。性滑稽,好凌轹。困举场三十年。武宗久闻其诗名,会昌五年,(公元八四五年)放榜,仍无其名,怪之。乃勑有司进所试文章,追榜放令及第。大中间,为盱眙尉,不乐奉迎,更厌鞭挞,乃弃官隐茅山。王建有诗送别。后不知所终。非熊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又借韵寄太守叔康

城近江山夕霭澄,楼开栏槛与山平。

秋光正似鸿沟判,月影圆如白璧明。

诗压东阳台上句,酒睎北海座中倾。

荒壖拙令方匏系,引脰西风画隼旌。

(0)

再和孙正甫音字韵呈舍人

峨峨气格冠书林,落落文章叩玉音。

暂别谏垣虚谠论,聊持使节慰焦心。

红尘翠霭飘衣绣,紫幅黄油护印金。

采尽舆情将入告,谋谟谁得见精深。

(0)

再用前韵为感春喜会二首酬德夫·其二

东风烂漫巨江南,林薄馀花十二三。

隐隐游丝飞日影,娟娟戏蝶舞春酣。

独旗共爱茶芽嫩,佳境俱怜芋蔗甘。

谈屑不宜虚永昼,长岐分背谩停骖。

(0)

得陈安道书知移邑名次

安道枉书自东都,报我外移春可准。

予方寂处藜藿空,蓄缩仅同枯壤蚓。

闻之虽喜良自嗟,仕岂为贫今颇近。

男儿有志期必行,五斗折腰何足悯。

(0)

感事

治体清明已久成,世途攲侧未全平。

憸人仗势千钧重,直士无媒一缕轻。

忍视凿墉高外观,更嗟画饼窃虚名。

山林岂是多扃鐍,自为区区志欲行。

(0)

贾庆甫以局事乘小船犯风波感其危而为诗且以相示仆亦于舟字韵和呈其卒章盖言有俟以慰贤劳之叹也

万顷风波一苇浮,发巢犹稳羡蒙鸠。

唯余忘胆惊其说,况子轻身坐此舟。

轲戒立墙虽孝节,尊曾驱阪本忠谋。

小官辛苦宜无念,自古高贤达以忧。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