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两度聚京畿,一别孤心似乱丝。
须向关文寻孔孟,敢凭尘俗溷随夷。
门封夜雪深三尺,人坐春风暖几时。
愿得诘朝逢滞雨,先生行李更迟迟。
五年两度聚京畿,一别孤心似乱丝。
须向关文寻孔孟,敢凭尘俗溷随夷。
门封夜雪深三尺,人坐春风暖几时。
愿得诘朝逢滞雨,先生行李更迟迟。
这首诗表达了深厚的情感与离别的哀愁。首联“五年两度聚京畿,一别孤心似乱丝”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林南川教授在京城相聚的频繁与分别后的孤独感,如同纷乱的丝线,难以理清。颔联“须向关文寻孔孟,敢凭尘俗溷随夷”则表达了对学问的追求和对世俗的不屑,暗示了两人在精神层面的契合与高洁。颈联“门封夜雪深三尺,人坐春风暖几时”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心境的变化,夜雪的寒冷与春风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时光的无情与内心的期盼。尾联“愿得诘朝逢滞雨,先生行李更迟迟”表达了诗人希望次日能遇到滞雨,让林教授的行程能够更加缓慢,延长离别的时间,流露出不舍与期待重逢的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离别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尊崇和对世俗的超越。
秣马膏车,又去作、天涯*客。
明见得、水云深处,万花如雪。
绿暗江城多洞府,红烧烛影翻双节。
被晓风、吹散枕中春,檐间铁。
尘世事,无穷歇。
吾最爱,沧浪说。
恐灵均泽畔,只成孤洁。
心事比量无少恶,前途何必论*坼。
倘祥金、陶铸遇良工,从区别。
宴娱宾,谓之撇雪会。
去冬无雪,今岁初白如此,灯下喜赋此词,录奉达夫,且应撇雪故事,为一觞之侑也小窗遥夜失冬严。
觉春添。
卷疏帘。
掌许冰花,撩乱扑风檐。
喜倒坐中儿子辈,争指似,谢家盐。
一杯灯下醉掀髯。
处穷阎。
最情*。
万垅含春,江上麦纤纤。
应笑冻吟苏老子,揩病目,认青帘。
有抱瑟竽门之叹,以婆罗门歌之河山清眺,风烟两戒见殷都。
唐津浩浩舟车。
一水东浮沧海,宝带束燕吴。
更中州雄跨,奇货堪居。
平生壮图。
笑到此、反区区。
正似齐门抱瑟,不解吹竽。
视吾耿耿,道玉佩、或能利走*。
如不尔、归老樵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