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蕊珠曲》
《蕊珠曲》全文
元 / 萨都剌   形式: 古风

芙蓉城里白玉楼,冰帘倒挂珊瑚钩。

玉人晏坐太清室,蛾眉不锁人间愁。

彩桥东畔杨花转,飞入三天紫清殿。

仙裳日暖藕丝香,燕语莺啼动幽怨。

天风泠泠吹佩环,霞冠不整偏云鬟。

萧郎风骨何可得,紫箫赤凤游云间。

瑶台午夜霜华莹,罗袜生寒冰一寸。

锦屏甲帐蕊珠新,云房火鼎丹芽嫩。

天台仙子淡淡妆,桃花洞口逢刘郎。

巫山神女弄云雨,人去楚台空断肠。

步虚声断阑干外,春去秋来颜色改。

东风吹老碧桃花,深院无人夜如海。

(0)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蕊珠曲》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诗中以芙蓉城和白玉楼为背景,冰帘珊瑚钩与太清室的描写,展现出宫殿的华丽与神秘。玉人静坐其中,蛾眉轻敛,暗示着超凡脱俗的气质,却也隐含人间愁绪。

彩桥东畔,杨花飘舞,穿越彩桥进入三天紫清殿,仙裳温暖,藕丝香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燕语莺啼,更增添了情感的微妙波动,透露出一丝幽怨。

接着,诗人通过天风、佩环、霞冠、云鬟等意象,描绘了仙子的飘逸与不羁,表达了对萧郎风骨的向往。瑶台午夜,霜华晶莹,罗袜生寒,展现了仙境的冷艳与仙子的清冷。

最后,诗人借天台仙子、桃花洞、巫山神女等神话传说,寄托了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与失落的感慨。步虚声断,春去秋来,碧桃花凋零,深院寂静,寓言了世事无常和人生的孤独。

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融合了仙境与人间,情感丰富,体现了元代文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

作者介绍
萨都剌

萨都剌
朝代:元   字:天锡   号:直斋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生辰:约1272—1355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猜你喜欢

晓别

翠羽朱冠碧树鸡,未鸣先下短墙啼。

窗间谢女青蛾敛,门外萧郎白马嘶。

斜汉繁星当烛尽,淡烟残月映花迷。

景阳宫里晨钟动,不语垂鞭上柳堤。

(0)

怀许受先

玄符绿字细能分,家学须知有说文。

此去桥门摹十鼓,籀书难读益思君。

(0)

落叶

半庭黄杂半庭红,万点飞来禁苑东。

祗爱玉河秋色好,不因摇落怨西风。

(0)

同焦澹园太史北园看梅分韵

东风吹苑树,先到北城梅。

积素全凝雪,繁英半拂苔。

佳辰追上客,幽兴引深杯。

地接秪园近,尊移竹屿开。

一枝横老干,片玉覆香台。

花似诸天散,人疑向月来。

坐怜山色暮,寒怨笛声催。

归路埃尘满,清芬首重回。

(0)

送钱祠部以德守真定

郊原同饯恋芳樽,携手河桥离思繁。

几载为郎驰妙誉,一朝出守荷殊恩。

云开恒岳悬飞盖,月照漳河拥画幡。

儒雅由来光吏治,不妨乘暇倒词源。

(0)

夏日园林

境乃同摇落,人犹是胜流。

即今便高卧,未拟赋穷愁。

家傍要离冢,门迎范蠡舟。

孤踪安可定,浩荡五湖游。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