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驻清跸,乘暇探山春。
春山日以佳,红紫绘菲芬。
山房万松中,古色千青云。
不与世同调,乃得意所欣。
谡谡寒涛翻,葱葱翠盖匀。
金吾报行漏,适可前涂遵。
十八公如语,原非个中人。
名山驻清跸,乘暇探山春。
春山日以佳,红紫绘菲芬。
山房万松中,古色千青云。
不与世同调,乃得意所欣。
谡谡寒涛翻,葱葱翠盖匀。
金吾报行漏,适可前涂遵。
十八公如语,原非个中人。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名山之巅驻跸,利用闲暇时光探访春日山景的情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山林的美丽景色,红花绿叶交织,生机勃勃。在万松掩映的山房之中,古木苍翠,与世隔绝,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自在。
“名山驻清跸,乘暇探山春”,开篇即点明主题,皇帝在名山停留,利用空闲时间探索春天的山景。接着,“春山日以佳,红紫绘菲芬”两句,生动描绘了春日山林的美景,红花与紫色交织,繁花似锦,香气扑鼻。
“山房万松中,古色千青云”,进一步渲染了山房所在环境的幽静与古朴,万松环绕,古木参天,仿佛与天空中的青云相接,形成一幅静谧而壮丽的画面。
“不与世同调,乃得意所欣”,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和满足。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灵得到了真正的释放与愉悦。
“谡谡寒涛翻,葱葱翠盖匀”,描绘了山间寒风中松涛的声响,以及松树翠绿的枝叶均匀分布的景象,充满了自然的韵律美。
“金吾报行漏,适可前涂遵”,暗示时间的流逝,金吾卫报告时间已到,皇帝应按照预定路线前行。这既是对时间的尊重,也体现了皇家出行的严谨与有序。
最后,“十八公如语,原非个中人”,借用典故,表达了对山中高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并非真正能理解或融入这种隐逸生活的“个中人”。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