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有怀念一兄三二弟》
《有怀念一兄三二弟》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晚堕容江侧,蛮蜑且杂居。

怀兄频有梦,忆弟懒观书。

忧国心徒切,谋身计已疏。

归田傥有日,握手喜何如。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光所作,名为《有怀念一兄三二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首句“晚堕容江侧”,描绘了诗人晚年孤独地生活在江边的情景,暗示了人生的落寞与无奈。接着,“蛮蜑且杂居”一句,点明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偏远与民族的多元,也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怀兄频有梦,忆弟懒观书。”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兄长和弟弟的思念之情。频繁的梦境,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亲人的渴望与依恋;而“懒观书”则可能是因为思念过度,无心读书,体现了情感的强烈影响。

“忧国心徒切,谋身计已疏。”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以及个人计划的逐渐淡漠。这种矛盾的心情,既展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又流露出在复杂世事面前的无力感。

最后,“归田傥有日,握手喜何如?”诗人以假设的方式展望未来,想象着有一天能够回到田园生活,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之情。这一设想既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逃避,也是对亲情与自然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个人经历与社会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家国的深情。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山花子.初夏

乳燕初飞水簟凉,菖蒲叶满小池塘。

七尺虾须帘半卷,杏衫黄。

竹粉新黏摇翡翠,荷香欲暖睡鸳鸯。

正是日长无气力,倚银床。

(0)

摸鱼儿

黯消凝、那时门巷,春残花谢人去。

危楼合署千峰榭,绕槛乱山无数。云阁住。

漏一线斜阳,惨淡中原路。谁堪共语。

但屋角铃声,疾徐断续,镇日向侬絮。

临邛术,碧落黄泉两误。长生痴愿仙妒。

钧天未阕琼浆酽,枉拟绿章重诉。空起舞。

尽鐍铁沈渊,难补兰根土。停辛伫苦。

莫更问元都,燕葵兔麦,无觅旧游处。

(0)

浪淘沙.重九潜园夜话

扶病倚南窗。风雨重阳。妖氛一道亘河湟。

闻说遗黎歌复旦,何日重光。相对鬓毛苍。

一味新凉。蕉龛容我作僧房。

安得霜螯兼菊酒,聊话沧桑。

(0)

声声慢.秋声

千愁不断,万恨难平,天公代为传到。

塞断闻根,刚自强宽秋抱。

居然似潮有信,荡虚空、骚情多少。

蓦地起,凭山哀浦思,把人心搅。

已是伤春病夏,好消息、那听按时来报。

大造何言,随处篁吟松啸。

惊回大千醉梦,要商量、岁寒共保。

莫等閒,仿欧阳篇赋算了。

(0)

惜余春慢.题内府碧桃画扇

麝帕曾笼,犀屏谁护,坠落人閒如此。

无功画水,有恨遮尘,愁杀乘鸾仙子。

还仗佳名聚头,纸醉金迷,洛阳争市。

忍春风、回首檀镂筠析,上方珍庀。

难得是、双挺灵根,瑶池真相,付与徐黄妍史。

霞般气色,雪样心情,也入梦华新纪。

知否岧峣五云,红杏日边,和谁娇倚。

剩班诗张赋,低徊吟望,岁云秋矣。

(0)

金缕曲.沈日初比部以尊公菊庐先生醉菊遗图索句。忆曩在归云堂醉白池时,与先生相见,册中诸老大半与光殷勤奖借。光初昏时,研北丈为词以贺,紫眉丈尝为光模印,桐君鸿甫小田朗如诸老皆屡同觞咏,芝房贳甫又同时睥睨者。今风流歇绝,展卷怃然。同治癸酉与日初聚于京师,追次研丈词韵,勉成一阕,不觉感慨系之也

开卷伤怀抱。记当时、堂开大雅,园丁来报。

裙屐忽随沧海变,知剩江南几老。

悔皖浙、游踪偏早。

未与东篱觞咏会,舍泉明、何处寻同调。

几复社,率真好。传人说与时流晓。

有贤郎、诗成杏苑,碧纱新罩。

老辈风流存画像,八咏楼中光耀。

却自笑、披图颠倒。

断墨零缣惊客眼,数词人、一一追嘉道。

余韵在,恣探讨。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