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京闱下第适遇重九感怀·其二》
《京闱下第适遇重九感怀·其二》全文
明 / 林景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斫桂曾将大斧磨,云深何处觅枝柯。

登楼有赋悲王粲,抱璞无人识卞和。

南国征鸿通信杳,异乡风景入愁多。

高堂翘首闽天外,从此应添两鬓皤。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落第后的复杂情感与对未来的忧虑。首联“斫桂曾将大斧磨,云深何处觅枝柯”以“斫桂”为喻,象征着追求理想与目标的艰难过程,而“大斧磨”则暗示了为此付出的努力与艰辛。接着,“云深何处觅枝柯”则描绘出在追求过程中面临的迷茫与困惑。

颔联“登楼有赋悲王粲,抱璞无人识卞和”运用典故,借王粲登楼赋诗表达内心的悲凉,以及卞和献玉却无人识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才华不被赏识的感慨。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遭遇,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颈联“南国征鸿通信杳,异乡风景入愁多”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忧愁,南国的鸿雁虽能传递消息,但诗人的信件却杳无音讯,异乡的景色虽美,却只能增添他的愁绪。这一联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尾联“高堂翘首闽天外,从此应添两鬓皤”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他想象着家中年迈的父母正翘首期盼自己的归来,而自己却身在千里之外,无法团聚。这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深眷恋,也预示着他未来可能面临的白发苍苍、岁月流逝的现实。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落第后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未来的忧虑,也有对亲情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引人共鸣。

作者介绍

林景清
朝代:明

连江人,有《竹窗小槁》。
猜你喜欢

晚夏

榴结累累实,藕花坠粉红。

燕飞江面雨,鸷匿树稍风。

片片云将白,滔滔水未穷。

芙蓉向日色,倾耳听南鸿。

(0)

赠题谢东园公行乐图

翩翩文綵照芳春,把酒长歌惊四邻。

隐士图形光海岳,先生高卧动星辰。

百年乐事谁能侣,七步裁诗□入神。

尘世浮名何必羡,潇然吾亦任吾真。

(0)

游阴那名胜

珠宫云护四山围,人宿花台剑气晖。

夜静清闻天籁发,月深啼断涧猿稀。

寒江隐隐疏钟放,霜树潇潇落叶飞。

顿觉吾生萍梗泊,将因此地制荷衣。

(0)

无题·其二

诗事未酬良夕债,酒杯空冷落花枝。

门前水向东流急,塞外霜归北雁迟。

难折柳丝持赠别,漫书桐叶寄相思。

自从一谢閒亭梦,雨雨风风总未知。

(0)

夜梦先大夫至早添孙次徐司成贺章韵

种玉开云兴不悭,郁葱由是遍西山。

正忻绕膝添扶老,敢妄弃繻薄抱关。

数亩瓜田惭旧业,百年世系待新刊。

梦中我见薇垣考,髣似廷评喜动颜。

(0)

施介洲诞招饮赋贺

老觉长生实不悭,采芝频自陟名山。

摩挲铜狄真何岁,彷佛青牛又度关。

世外浮云空过眼,意中流水可谁刊。

不知蓬岛春多少,灿烂溪桃已映颜。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