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高楼水上开,楚江风雨竹枝哀。
贾帆未向门前落,孤负春潮日日来。
燕子高楼水上开,楚江风雨竹枝哀。
贾帆未向门前落,孤负春潮日日来。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竹枝歌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首句“燕子高楼水上开”,以燕子筑巢于高楼之上,暗示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盎然,同时“水上开”也形象地展现了江面开阔,景色宜人的景象。次句“楚江风雨竹枝哀”,通过楚江风雨中的竹枝,传达出一种凄凉与哀婉的情绪,可能寓言着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波动。
“贾帆未向门前落”,进一步描绘了等待的场景,贾帆(商船)尚未靠岸,暗示期待与期盼未果,与前文的春潮形成对比,春潮每日涌来却未能带来预期的归人或消息。最后一句“孤负春潮日日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期望落空的感慨,春潮虽美,但未能满足期待,留下一丝淡淡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期待之情。
昔过益昌城,莫登君子堂。
驾言念长道,未暇升崇冈。
今闻宝峰上,缥缈陵朝阳。
三休引萝蔓,一览穷苍茫。
微云霭双剑,落日明故乡。
奔驰迹未安,山薮意自长。
漂摇万里外,手把新诗章。
宦游不忘归,合异鸟欲翔。
尘土污颜面,年华侵鬓霜。
何时首归路,所至聊旁徨。
樽俎逢故人,亭榭凝清光。
为我具斗酒,宿恨犹可偿。
山前三秦道,车马不遑息。
日出红尘生,不见青山色。
峰峦未尝改,往意自奔迫。
谁言幽堂居,近在使者宅。
俯听辨江声,却立睨石壁。
藤萝自太古,松竹列新植。
暑簟卧清风,寒樽对佳客。
试问东行人,谁能同此适。
秦川不为广,南山不为高。
嵯峨真兴阁,杰立陵风飙。
危槛俯翔鸟,跳檐落飞猱。
上有傲世人,身衣白鹤毛。
下视市井喧,奔走何嗷嗷。
萧然倚楹啸,遗响入云霄。
清风吹其裾,冉冉不可操。
不知何所为,岂即非卢敖。
游目万里间,远山如伏羔。
遗语谢世俗,钓鱼当钓鳖。
泉上秦伯坟,下埋三良士。
三良百夫特,岂为无益死。
当年不幸见迫胁,诗人尚记临穴惴。
岂如田横海中客,中原皆汉无报所。
秦国吞西周,康公穆公子。
尽力事康公,穆公不为负。
岂必杀身从之游,夫子乃以侯嬴所为疑三子。
王泽既未竭,君子不为诡。
三良狥秦穆,要自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