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观云溪上,孤怀永夜中。
梧桐四更雨,山水一庭风。
诗得如何句,仙游最胜宫。
却愁逢羽客,相与入烟空。
古观云溪上,孤怀永夜中。
梧桐四更雨,山水一庭风。
诗得如何句,仙游最胜宫。
却愁逢羽客,相与入烟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黄滔的作品,名为《寄李校书游简寂观》。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淡远幽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自己超脱尘世、向往仙界的心情。
“古观云溪上”一句,以“古观”为切入点,使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变迁,同时“云溪上”则描绘出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象,诗人似乎在诉说自己的心境和所处环境。
“孤怀永夜中”表达了诗人的寂寞之感,在长夜里独自怀念着什么,或许是对过往美好的回忆,也可能是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接下来的“梧桐四更雨,山水一庭风”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在雨中、夜晚、自然界中的感受。梧桐树下四更的细雨和山水间一庭的清风,都渲染出了一个宁静而又有些许萧瑟的氛围。
“诗得如何句,仙游最胜宫”则是诗人在表达自己对诗歌创作的喜悦,以及通过诗歌能够达到一种超脱凡尘、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艺术追求,也透露了一种逃离世俗纷扰、向往仙境的情怀。
最后,“却愁逢羽客,相与入烟空”则是诗人表达对友人李校书的思念之情,以及希望能够一起飘然远去,进入那虚无缥缈的“烟空”,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深邃的情怀。
是银河倒泻下天来,珠玉散缤纷。
听泠泠激石,淙淙穿亢,溅洙飞尘。
潇洒千年风雨,岩壑自生云。
潭水沉松影,鳞甲惊人。
夹道悬崖天窄,度小溪清浅,时见青蘋。
喜深山昼永啼鸟倍相亲。
问何时春风来此,看石苔痕迹有新陈。
徘徊久为登临意,缓步芳茵。
大竹王郎逝。近百年中,茫茫曲海,竟无才子。
在古髯苏同太白,都解移宫换徵。
读盂蜀,摩诃池语。一点月醉人心事。
太无聊,竞有兴亡事。王不足,可名士。
元明二代蜂腰细,得燕台,撑天险语,断虹奇气。
尽著科名磨到底,剩有残笺几纸。
幸早刻,传之千祀。
近日百川朝玉海,大收降,衣甲齐熊耳。
无可语,语词鬼。
似此风光,便归来栗里,成何怀抱。
种菜闭门,英雄也曾埋照。
秋花瘦本输春,却省得、禽喧蜂扰。
只惭愧,衰颠渐秃,乞枝簪帽。容易见花老。
趁萧晨转暖,霜姿端好。晚节淡交,可许苇杭频到。
长年苦费浇培,剩自怡、地偏园小。看了。
恐寻芳、素心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