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行寄朱山人放》
《早行寄朱山人放》全文
唐 / 戴叔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山晓旅人去,天高秋气悲。

明河川上没,芳草露中衰。

此别又千里,少年能几时。

心知剡溪路,聊且寄前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ǎoxíngzhūshānrénfàng
táng / dàishūlún

shānxiǎoréntiāngāoqiūbēi
míngchuānshàngméifāngcǎozhōngshuāi

biéyòuqiānshǎoniánnéngshí
xīnzhīyǎnliáoqiěqián

翻译
清晨山色中旅行者已离去,天空高远秋意显得凄凉。
明亮的银河消失在川面,芳香的草丛中露水开始凋零。
这次离别后又要相隔千里,青春年少又能持续多久呢。
心中明白要去剡溪的路,姑且寄托这前程的期许。
注释
山晓:清晨。
旅人:旅行者。
去:离去。
天高:天空高远。
秋气:秋意。
悲:凄凉。
明河:明亮的银河。
川上:川面。
没:消失。
芳草:芳香的草丛。
露中衰:露水凋零。
此别:这次离别。
又:又。
千里:千里之遥。
少年:青春少年。
能几时:能持续多久。
心知:心中明白。
剡溪路:去剡溪的路。
聊且:姑且。
寄前期:寄托前程的期许。
鉴赏

诗中的意境是秋天清晨的旅途所感,开篇便以“山晓”和“天高”描绘出一幅壮阔而孤寂的自然景象。"秋气悲"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郁情怀。

接着,“明河川上没”、“芳草露中衰”进一步渲染了秋意,河水清澈反映出天空的辽阔,而河岸上的花草因露水而显得略带凄凉。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之情。

“此别又千里”、“少年能几时”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和对青春易逝的感慨。诗人借此别提醒自己珍惜时光,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最后,“心知剡溪路”、“聊且寄前期”则是诗人心中对于未来之路虽然迷茫,但依旧坚持着对理想的执着与追求。"剡溪路"在这里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自信与坚定,而“聊且寄前期”则是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时间流逝以及人生旅途中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戴叔伦

戴叔伦
朝代:唐   字:幼公(一作次公)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生辰:732—789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

元夜应制·其二

丝管纷纷醉上元,万家灯火映乾坤。

内庭别有光明烛,留与人间照覆盆。

(0)

题画山水四首·其二

云影苍树凉,雨候黄梅过。

明月入西轩,照见幽人卧。

(0)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其四横秋岭

揭衣登西岭,风叶寒飕飕。

极目望天际,有鹗横清秋。

(0)

杂咏四首·其三

海晏河清日,风调雨顺时。

大家惜元气,保此万年基。

(0)

过桃源有怀避秦诸君子

知君原不是神仙,避地偶寻山水偏。

世去只闻秦用法,客来方识晋编年。

桑麻翳翳连平野,村落依依带暮烟。

种得桃花翻自悔,春风勾引钓鱼船。

(0)

入九仙观访黄未轩读丁郡守所寄诗次韵二首·其二

十年不听禁钟声,坐对南山野趣生。

有道也知当世重,无官应觉此身轻。

石台晚啸云归树,仙观夜吟月过城。

文物传中劳去取,几人笔下可全名。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