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厌芳华耽寂寞,江湖廊庙本同机。
明时正好兴周道,要识莘磻是汝师。
不厌芳华耽寂寞,江湖廊庙本同机。
明时正好兴周道,要识莘磻是汝师。
这首诗《青野堂成二首(其二)》由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通过诗句表达了对隐逸与入世、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不厌芳华耽寂寞”,诗人以“不厌”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同时“耽”字则透露出一种沉浸其中、乐于独处的意趣。这里“芳华”既可指自然界的美丽景色,也可象征人生的美好时光或高尚情操,而“寂寞”则可能代表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这一句展现了一种在繁华与孤独之间寻找平衡的境界。
次句“江湖廊庙本同机”,“江湖”常用来比喻民间生活或自由自在的状态,“廊庙”则多指朝廷或官场。这两者看似对立,实则在诗人眼中有着内在的联系和相通之处。“本同机”意味着两者并非截然不同,而是有着共同的运作机制或价值追求。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各层面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理解。
第三句“明时正好兴周道”,“明时”指的是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代,“周道”则借用了周朝治国理政的典故,暗示着诗人认为当前正是推行仁政、实现理想社会的大好时机。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代进步的期待以及积极参与社会变革的愿望。
最后一句“要识莘磻是汝师”,“莘磻”出自《史记·伯夷列传》,指的是商末的贤士伯夷和叔齐,他们因反对暴君而隐居,后成为后世隐士的楷模。诗人在此引用“莘磻”来强调,真正的老师和榜样不仅仅是那些显赫的官僚或政治家,也可以是那些坚守道德、追求精神自由的隐士。这句话鼓励人们在追求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之间找到自己的道路,成为自己人生的导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社会角色以及理想追求的独到见解,既有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也蕴含着对社会变革的期待和对传统道德的尊重。
帝女传花信,阳官布省刑。
帘霜淋故额,窗彩烂残经。
轧轧声初乱,乌乌乐可听。
题书邀宝月,祝面忆添丁。
薰帖防新润,磨烟散古硎。
茗花香后滟,艇子过时腥。
少树波千溜,寒梅月一瓶。
彩光匀水市,青黛扑门扃。
玳瑁噞盆鲫,连钱玩小鸰。
面暄酣白战,决口泻河泾。
火龙吐燄烧青槐,繁鳞挟日战雌雷。
黑云蟠墨湿崔嵬,雨头未展风脚回。
羊角直上旋飞灰,鸣阶稀点大如杯。
泼天猛溜破枯苔,千荷叶翻净绿颓。
跳珠排沫纷喧豗,飞瀑出厓车齧街。
髯虬十,部影䰄,鳞甲鏦刃相摩推。
匿床抱柱走童孩,舌腭虽张耳不谐。
破屏障身肌粟堆,半臂未到声频催。
高堂虚冷无馀埃,蝇冻不飞栖梁煤。
平头次第陈罂罍,黑岑牟进羯鼓开。
胡粉假姬上场米,宫纱浅袖雀头钗。
当筵一笑红玫瑰,莲花过酒香流腮。
错觥沓筹迭排诙,馀枝滴沥落生梅,门外青波没马台。
《夏日刘元定邀同顾升伯沈仲润李长卿丘长孺集城西荷亭是日热甚得暴雨乃解》【明·袁宏道】火龙吐燄烧青槐,繁鳞挟日战雌雷。黑云蟠墨湿崔嵬,雨头未展风脚回。羊角直上旋飞灰,鸣阶稀点大如杯。泼天猛溜破枯苔,千荷叶翻净绿颓。跳珠排沫纷喧豗,飞瀑出厓车齧街。髯虬十,部影䰄,鳞甲鏦刃相摩推。匿床抱柱走童孩,舌腭虽张耳不谐。破屏障身肌粟堆,半臂未到声频催。高堂虚冷无馀埃,蝇冻不飞栖梁煤。平头次第陈罂罍,黑岑牟进羯鼓开。胡粉假姬上场米,宫纱浅袖雀头钗。当筵一笑红玫瑰,莲花过酒香流腮。错觥沓筹迭排诙,馀枝滴沥落生梅,门外青波没马台。
https://shici.929r.com/shici/s2jChijsZ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