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吴令君》
《送吴令君》全文
宋 / 吴儆   形式: 古风

吾欲赠君以彭泽江边之柳,不如赠君以傅岩野外之梅。

柳色但知管离别,梅花独首百花开。

花开虽托桃李径,成实终为廊庙材。

冰霜清冷溪桥侧,聊与人间作春色。

日边调鼎待君来,已闻驿使传消息。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lìngjūn
sòng / jǐng

zèngjūnpéngjiāngbiānzhīliǔzèngjūnyánwàizhīméi

liǔdànzhīguǎnbiéméihuāshǒubǎihuākāi

huākāisuītuōtáojìngchéngshízhōngwèilángmiàocái

bīngshuāngqīnglěngqiáoliáorénjiānzuòchūn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吴令君的深厚情谊和期盼。"吾欲赠君以彭泽江边之柳,不如赠君以傅岩野外之梅",开篇即提出两种赠送,比喻两种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而最终选择了更为珍贵的梅花来象征。这不仅体现了诗人个人的感情色彩,也显示出他对友谊深度的考量。

"柳色但知管离别,梅花独首百花开",这里通过柳和梅的不同特性进行对比。柳树常与离别联系在一起,而梅花则以其坚强独立、不随波逐流的品格,在众多花中独自开放,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高洁情操。

"花开虽托桃李径,成实终为廊庙材",这一句表明尽管美丽的梅花初时依附于普通的桃李之路,但最终它所结出的果实(比喻诗人内心深处的追求)是用来建造高洁的精神殿堂的材料。这里强调了诗人对友谊纯净、不染尘俗的追求。

"冰霜清冷溪桥侧,聊与人间作春色",在严寒的冬日,即便是冰霜也无法掩盖梅花独有的生机,这里将这种不屈不挠之美比喻为春天的颜色,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坚韧不拔、永不过时的情怀。

"日边调鼎待君来,已闻驿使传消息",最后两句则是诗人期待吴令君回归之情,以及已经听说他即将到来的喜悦。这里的“调鼎”意味着准备好一切以迎接贵客,而“驿使传消息”则增添了一份急切等待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期待,以及他内心深处对于纯粹、高洁情操的追求。

作者介绍
吴儆

吴儆
朝代:宋   字:恭父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生辰:jǐng)(1125~1183

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猜你喜欢

方壶墨竹为刘亨道题

粉笺错落生筼筜,琅玕翠羽参差光。

玉堂夜半秋雨凉,西风瑟瑟吹凤凰。

金门羽人方壶老,曾向方壶拾瑶草。

晚岁归来长万竿,清阴满地无人埽。

清阴不扫真可怜,残阳晓月争婵娟。

戏拈秃笔一追写,却立四顾心茫然。

刘郎展玩不忍释,邀我题诗写空碧。

此诗此画非等閒,愿尔卷怀聊自适。

(0)

过丹阳湖二首·其二

碧树彤霞锦绣中,扁舟摇飏芰荷风。

多情惟有如弓月,照见离人两鬓蓬。

(0)

送僧游方二首·其一

天下车书已混同,任渠南北与西东。

休教暮雨孤村夜,却使家山入梦中。

(0)

国学释奠得珠字韵

成均释奠集文儒,天语从容命大夫。

乐具五和新制作,礼严三献旧规模。

颁香使者朱衣出,执事诸生玉佩趋。

圣治永隆文运泰,奎联璧合正连珠。

(0)

题史妇邹氏贞节卷

远逐良人出塞门,忽惊风雨暗乾坤。

身加剑戟心弥壮,名重邱山死亦存。

烈气晓冲青塞日,贞魂夜贯紫台云。

我今抚卷题诗处,深愧明妃负汉恩。

(0)

次郭公子韵·其三

洗砚池头帖换鹅,翠云轩外晚山多。

座中知有金门客,声誉应齐马伏波。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