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愁风雨暗离披,醉绕吟看得几时。
唯有流莺偏称意,夜来偷宿最繁枝。
长愁风雨暗离披,醉绕吟看得几时。
唯有流莺偏称意,夜来偷宿最繁枝。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名为《杏花(其四)》。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春日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和向往,以及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惆怅。
"长愁风雨暗离披,醉绕吟看得几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杏花盛开却又将落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深深的忧愁。在风雨交加、花瓣纷飞的背景下,诗人的情感也随之起伏。他似乎在用酒来浸泡自己的哀愁,同时通过吟咏杏花的美景来慰藉自己。但是,这些美好又能持续多久呢?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力。
"唯有流莺偏称意,夜来偷宿最繁枝。"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诗人与杏花共度夜晚的情景。在这里,“流莺”指的是燕子,它们在诗人的心中成为了与自己情感相通的存在。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夜幕降临,诗人仿佛看到这些小鸟偷偷地栖息在最繁盛的花枝上,这份静谧和温馨似乎给了他一丝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杏花和燕子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以及面对生命易逝的无奈。王禹偁在这里不仅仅是在写花,更是在表达自己对于生活、时间和情感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