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天道竟无知,泡影生憎变幻奇。
陷虏琼枝方折散,护庭慈竹复倾欹。
剧怜懿范从兹杳,太息旋归未有期。
积善门庭偏阨塞,心伤毕竟少良医。
茫茫天道竟无知,泡影生憎变幻奇。
陷虏琼枝方折散,护庭慈竹复倾欹。
剧怜懿范从兹杳,太息旋归未有期。
积善门庭偏阨塞,心伤毕竟少良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首句“茫茫天道竟无知”,表达了对天道不公的质疑与无奈。接着,“泡影生憎变幻奇”一句,以泡影比喻人生短暂、变幻莫测,流露出对生命脆弱的哀叹。
“陷虏琼枝方折散,护庭慈竹复倾欹”两句,通过“琼枝”和“慈竹”的折散与倾斜,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与守护者的倒下,寓意深刻,情感强烈。
“剧怜懿范从兹杳”表达了对高尚品德或美好风尚消失的深切惋惜。“太息旋归未有期”则抒发了对回归理想状态的渴望,但又意识到这种回归可能遥不可及的无奈。
最后,“积善门庭偏阨塞,心伤毕竟少良医”两句,揭示了尽管行善积德,但生活之路却充满阻碍,内心的伤痛难以得到疗愈,暗示了社会环境对个人道德行为的局限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忧虑,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道德、命运、理想的复杂情感。
桂山何高高,高可肩岱宗。
秀色洒百粤,玄象开万峰。
恍如蹑孤凤,鸷鸟翩然从。
又如乘云槎,星潢浩溶溶。
风回玉琮琤,日射金玲珑。
珠树遍岩穴,仙圣留灵踪。
我欲辔羲和,佩结苍精龙。
峨冠朝太清,献此青芙蓉。
天长彩霞远,岁晚苍烟浓。
长啸倚磐石,笙竽满杉松。
玄鸟初归去,宾鸿属仲秋。
金风时渐爽,火气已全收。
清庙深还邃,斋居阒且幽。
传呼严夜禁,次第报更筹。
奉祀遵明训,为邦赖至休。
茅分秦社稷,位重汉诸侯。
肥腯供尝献,丰年获岁酬。
神明歆懿德,辅弼赞嘉猷。
每惧名难副,深惭礼未周。
精诚元自集,职业素能修。
仁义钦天道,忠勤释帝忧。
春台恒盎盎,寿域日优优。
相祀劳公等,宾筵总畯流。
纲维端有本,感格岂无由。
内外能脩谨,神人永附投。
年年如此夜,赓和从珠旒。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
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
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
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
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
长吟抱膝南阳庐,此时未展胸中奇。
三驾不顾龙不起,山河宰割谁能为。
近瞻五老峰,壁立青霄里。
峰头高风满顶来,峰腰蔼蔼白云起。
纵目长天不尽头,浩歌一吐英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