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作隶古,与先汉侔。发为书翰,顺涂挟辀。
公相孝宗,曾不少留。归安一丘,始终休休。
我护淮饷,祖公前修。登华信亭,步得江楼。
摩挲石题,瞻睇银钩。风静鹊巢,月明沙鸥。
意公其来,偕造物游。迹则不磨,心兮焉求。
公作隶古,与先汉侔。发为书翰,顺涂挟辀。
公相孝宗,曾不少留。归安一丘,始终休休。
我护淮饷,祖公前修。登华信亭,步得江楼。
摩挲石题,瞻睇银钩。风静鹊巢,月明沙鸥。
意公其来,偕造物游。迹则不磨,心兮焉求。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对洪文惠的赞美之作,以隶书艺术风格和书法成就起笔,将洪文惠比作汉代书法家,称赞他的书法流畅有力。接着提到洪文惠在孝宗时期担任宰相,但并未贪恋权位,而是选择归隐,过着宁静的生活。诗人回忆自己曾参与淮河防务,提及祖辈的功绩,并表达了对洪文惠的敬仰之情。
诗中提到华信亭和江楼,是诗人登临之地,他抚摸石刻题字,欣赏洪文惠的书法,感受到静谧的自然景色,如风停鹊巢、月照沙鸥。诗人期待洪文惠能与大自然同游,虽然他的足迹难以磨灭,但诗人心中的景仰之情更胜于物质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洪文惠书法艺术的赞美和个人品性的推崇,展现了诗人对中国古代士大夫高尚人格的向往和敬仰。
浮世事非真,吟多白发新。
身居京寺久,梦到石桥频。
日落烟生树,花残草自春。
坐看今夜月,应与旧房邻。
静极青山里,松花满石床。
春风思华岳,夜雨梦潇湘。
人影归林薄,猿声出涧长。
心如无别事,同此闭闲房。
李耳西游丘泣麟,战国十二终一秦。
祖龙坑儒儒不死,溺冠复生赤龙子。
有孙作帝痴求仙,茂陵松柏荒苍烟。
瞿昙说法忉利天,下视尘世磨蚁旋。
丈六身坐黄金莲,孔老仰望不及肩。
魏晋隋唐如过鸟,云外高人眠未晓。
坡乘刚风为奎星,白舒逸气追长鲸,渊明醉鼾犹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