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其四》
《杂诗·其四》全文
宋 / 李复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春鸠啄晴屋,露蝉吟高枝。

群物感气动,飞鸣不自知。

冥心观物化,浩劫密推移。

欲从扶桑翁,云间玩阳曦。

(0)
注释
春鸠:春天的斑鸠。
晴屋:晴朗的屋顶。
露蝉:沾着露水的蝉。
高枝:高高的树枝。
感气:感受到季节的气息。
冥心:静心。
物化:万物的变化。
浩劫:巨大的变迁。
推移:移动、变化。
扶桑翁:神话中的东方日出处的老人,象征长寿。
阳曦:阳光。
翻译
春鸠在晴朗的屋顶上啄食,露水中的蝉在高高的树枝上鸣叫。
万物受到气息的触动,飞翔和鸣叫却浑然不知。
我静心观察万物的变化,深深体会到宇宙的沧桑巨变无常。
我想要跟随扶桑翁,在云端欣赏那温暖的阳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在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开篇“春鸠啄晴屋”一句,以春归大地的情境为背景,描写了春鸠(一种鸟类)在晴好的屋檐下啄食,表现出鸟儿对美好时光的享受和天性的亲近。

紧接着,“露蝉吟高枝”则是通过露水滴落的声音和蝉虫在高枝上的歌唱,传达了春意盎然、生命力勃发的情景。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也反映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

“群物感气动”表明一切生物都随着春天的到来而苏醒,充满活力。“飞鸣不自知”则更进一步描绘了这些生物在春天的欢乐中不知疲倦的状态,它们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自觉地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一切。

“冥心观物化”一句,诗人以深邃的心境去观察万物的变化,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使得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浩劫密推移”则是表达了时间流转、世事变迁的宏大感觉,尽管外界有着无尽的变化,但诗人内心保持着一种平静和坚定。

最后,“欲从扶桑翁,云间玩阳曦”表达了诗人想要追随太阳(古代神话中的扶桑即日出之处)去享受那温暖而明媚的阳光。这里的“云间”则是指在云端或云层之间,这种位置不仅增加了诗行的意境,也象征着诗人想要超脱世俗,达到一种精神上的飞扬。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感受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作者介绍

李复
朝代:元

猜你喜欢

李参政见招游龙鹤山归途有作·其一

上有高峰树倚天,下临深涧水生烟。

陶镕泉石山中相,舒卷云霞地上仙。

松色呼儿开后槛,笋舆为客过前川。

不因同落天涯久,那得岩扉共此缘。

(0)

张隐君挽诗

触事无非学,非儒果误身。

体中识天地,笔底定君臣。

安乐堂前月,希夷枕上春。

是应家有子,不止活千人。

(0)

次韵范少才在峡中寄李季允·其一

蜀艇云奔下固陵,一壶浮峡便千金。

子来我往才交臂,人涉卬须又苦心。

北向虽无一矢发,西风不受半尘侵。

是非得丧今休问,喜见戈枪卧绿沈。

(0)

安宣抚生日·其一

知是皇家几世仁,天开人物作长城。

元崇雅号济时相,景略真成间代英。

天路旂常铺绩用,中原草木识威名。

北征西略公馀事,应念同胞百万生。

(0)

题余氏聚远楼

若向天机识得亲,是间看不尽青春。

须知聚远惟方寸,说与楼前望眼人。

(0)

虞退夫生日·其二

初度重逢巽上坤,庭闱应念子生孙。

好将吉语传金母,更把归音报玉昆。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