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鸠啄晴屋,露蝉吟高枝。
群物感气动,飞鸣不自知。
冥心观物化,浩劫密推移。
欲从扶桑翁,云间玩阳曦。
春鸠啄晴屋,露蝉吟高枝。
群物感气动,飞鸣不自知。
冥心观物化,浩劫密推移。
欲从扶桑翁,云间玩阳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在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开篇“春鸠啄晴屋”一句,以春归大地的情境为背景,描写了春鸠(一种鸟类)在晴好的屋檐下啄食,表现出鸟儿对美好时光的享受和天性的亲近。
紧接着,“露蝉吟高枝”则是通过露水滴落的声音和蝉虫在高枝上的歌唱,传达了春意盎然、生命力勃发的情景。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也反映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
“群物感气动”表明一切生物都随着春天的到来而苏醒,充满活力。“飞鸣不自知”则更进一步描绘了这些生物在春天的欢乐中不知疲倦的状态,它们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自觉地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一切。
“冥心观物化”一句,诗人以深邃的心境去观察万物的变化,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使得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浩劫密推移”则是表达了时间流转、世事变迁的宏大感觉,尽管外界有着无尽的变化,但诗人内心保持着一种平静和坚定。
最后,“欲从扶桑翁,云间玩阳曦”表达了诗人想要追随太阳(古代神话中的扶桑即日出之处)去享受那温暖而明媚的阳光。这里的“云间”则是指在云端或云层之间,这种位置不仅增加了诗行的意境,也象征着诗人想要超脱世俗,达到一种精神上的飞扬。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感受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若向天机识得亲,是间看不尽青春。
须知聚远惟方寸,说与楼前望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