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行鲁齐境不得望岳作歌》
《舟行鲁齐境不得望岳作歌》全文
清 / 沈德潜   形式: 古风

婚嫁劳我生,年来已粗毕。

而何五岳游,虚愿未傥一。

今年西笑之神京,愿上太山绝顶凌峥嵘。

第一峰头驻双足,放眼万里窥蓬瀛。

扁舟迢迢越淮甸,顺流忽过钟吾县。

泗水亭荒忆汉业,峄山碑废怀秦篆。

杜陵南池纪文藻,太白酒楼缅觞宴。

鱼陶蒙艾指点中,岱宗隔断青难见。

同舟吴季子,恂士。示我太山图。

苍苍十八盘,上有神人居。

楼观缥缈间,云气乍有无。

七十二君封神处,金泥玉简空追摹。

星辰高压从下看,帝座直逼凭空呼。

其下亭亭云云列培塿,恍如长老招手儿孙趋画图。

令我兴飞越转惜,天门无路筇难扶。

黄河虽经流浩涆,青帝未识云模糊。

山灵笑我胸次隘,那能气吞齐鲁直溯鸿蒙初。

宵来梦羽人,授我秘府册。

携赠仙人九节杖,宇内名山许探历。

他年终作岱岳游,日观高高夜栖息。

三更看涌扶桑轮,群飞海水摇金碧。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沈德潜的作品《舟行鲁齐境不得望岳作歌》,表达了诗人未能亲登泰山的遗憾以及对泰山壮丽景色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想象中的泰山景象,如“太山绝顶凌峥嵘”、“十八盘”、“楼观缥缈”、“七十二君封神处”,展现了泰山的雄奇与神秘。诗人借梦中羽人赠予秘府册和仙杖,表达了对游览天下名山的愿望,以及期待未来有机会亲身登临泰山,体验“日观高高夜栖息”的情景。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追求。

作者介绍
沈德潜

沈德潜
朝代:清   号:归愚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673~1769

沈德潜(1673~1769),字碻(què)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但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流传颇广。
猜你喜欢

渔歌子.画菊

三径西风雁到迟。半生傲骨与花期。

摹月影,写霜姿。泼墨屏风画折枝。

(0)

玉漏迟.月湖夜泛

迢迢银汉路,嫦娥睡起,碧天云暮。

柳外凉蟾,照出暝烟千缕。

雨过山青欲滴,似和泪、个人眉妩。花不语。

红船撑入,翠乡深处。

谁家水调歌成,怕唱彻菱塘,惊它鸥鹭。

薄衬冰绡,清逗满身香露。

安得今宵酒醒,把残月、晓风留住。欢易去。

思量旧游无据。

(0)

苏幕遮

掩湘奁,笼翠袖。病到春分,病到春分后。

百折回阑□倚久。愁乱如丝,愁乱如丝柳。

燕巢梁,蜗篆甃。风雨连宵,风雨连宵又。

欲绣苔衣描未就。红染飞花,红染飞花瘦。

(0)

太常引.秋夜闻檐铁声

销魂人在画罗屏。著耳乍叮咚。已是不堪听。

那更杂、蛩声雁声。

无边风雨,无聊情绪,触处乱愁生。拼却梦难成。

任谯鼓、三更四更。

(0)

浣溪沙.春日

画楼夕照却难描。柳锁轻烟傍小桥。

隔窗燕语麝香消。

小院春深人寂寂,碧池花落水迢迢。

晓莺啼破惜芳朝。

(0)

踏莎行.绣床凝思

闲里金针,早完朝课。无端惹起闲愁大。

怪它有鸟唤鸳鸯,双双戏处清萍破。

半响神驰,心情无奈。不知帘外花阴过。

娇波凝睇九回肠,红绒嚼向何人唾。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