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城孤起暮云中,边燧漂沈楼橹空。
鬼燐不销忠义血,史臣谁著简书功?
铜盐利聚吴王国,歌舞香残炀帝宫。
惟有红楼旧时月,朱帘随处卷春风。
芜城孤起暮云中,边燧漂沈楼橹空。
鬼燐不销忠义血,史臣谁著简书功?
铜盐利聚吴王国,歌舞香残炀帝宫。
惟有红楼旧时月,朱帘随处卷春风。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扬州,寄严治中裕之》描绘了一幅扬州城在夕阳下的荒凉景象。"芜城孤起暮云中",开篇以芜城(衰败的城市)孤独地矗立在傍晚的云雾中,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边燧漂沈楼橹空"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后的遗迹,边防烽火台沉寂,战船楼橹空荡,暗示着扬州曾经历过的战乱与沧桑。
"鬼燐不销忠义血,史臣谁著简书功",诗人感慨英雄们的忠诚与英勇未被遗忘,但他们的事迹却未能在史书中得到应有的记载,流露出对历史公正的呼唤。"铜盐利聚吴王国,歌舞香残炀帝宫",通过铜盐贸易繁荣和昔日隋炀帝宫殿的歌舞升平与今日破败的对比,揭示了历史兴衰的无常。
最后,"惟有红楼旧时月,朱帘随处卷春风"以景结情,旧时繁华的红楼月色依旧,但朱帘后的春风已换主人,暗寓扬州虽历经变迁,但历史的痕迹犹在,引人深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扬州为背景,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事更替的感慨。
甘泉殿中芝九茎,不与百草同条生。
当时祥瑞已稠叠,薏苡亦未来争衡。
汉星不容矍铄翁,此物不与明珠同。
尔来万物更变化,薏苡宁甘死荒野。
故遣根苗霜雪白,炯若微月来清夜。
赵郎好事古亦无,俯拾傍观尽图画。
画师不辞粉绘费,遇时亦得千金价。
君不见古来异瑞与奇祥,何曾不致南宫下。
东风吹云十日雨,卧听城头打衙鼓。
道人远自山中来,共坐南窗濯泥土。
自然高韵到羲皇,岂止微言变齐鲁。
万牛回首不震掉,一叶横江且掀舞。
未能入水取蛟蜃,尚欲投戈代貔虎。
念公守此非一朝,木病磈瘣无枝条。
已尽千峰西岭雪,更梦八月钱塘潮。
京城尘沙深一尺,是中莫留公履迹。
权门蹲?儿女笑,我一思之不能食。
片帆无事早归来,为公一洗山中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