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史君喜雨·其一》
《和史君喜雨·其一》全文
宋 / 周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通宵奠玉乞移灾,阊阖天门午夜开。

屏翳不随风伯住,雷车争逐阿香来。

送神曲奏争加额,喜雨诗成巧夺胎。

闻说阪田犹未插,更须精意斡天回。

(0)
翻译
整夜祭奠祈求转移灾难,天宫城门在午夜开启。
屏翳神灵不再追随风伯,雷神之车竞相追逐阿香而至。
送神的乐曲演奏中不断增添敬意,喜雨的诗篇构思巧妙仿佛夺天地之造化。
听说阪田的稻田还未插秧,还需更加虔诚地祈求上天转动乾坤。
注释
通宵:整夜,不分昼夜。
奠玉:祭祀时供奉的玉器,象征敬意。
阊阖:古代神话中的天门。
屏翳: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云雨之神。
风伯:掌管风的神。
雷车:比喻雷神的车辆。
阿香:可能是女神的名字,此处代指神灵。
送神曲:祭祀神灵时演奏的乐曲。
额:额头,这里指敬意或赞赏。
阪田:山坡上的田地。
斡天回:扭转天意,改变自然界的状况。
鉴赏

这首宋诗《和史君喜雨(其一)》是周南所作,表达了对及时雨的欣喜之情以及对农事的关切。首句“通宵奠玉乞移灾”描绘了人们在夜晚举行仪式,祈求将灾难转移,显示出对天降甘霖的虔诚期待。次句“阊阖天门午夜开”则象征着天庭大门在午夜时分为降雨打开,寓意神灵应允。

第三句“屏翳不随风伯住”中的“屏翳”是云神,“风伯”是风神,暗示风雨相随,云层聚集,为降雨创造了条件。第四句“雷车争逐阿香来”进一步渲染了雨神降临的场景,雷车疾驰,阿香(女神)相伴,显得生动而神秘。

第五句“送神曲奏争加额”写人们以音乐赞美神灵,希望得到更多的恩赐。第六句“喜雨诗成巧夺胎”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创作诗歌,以巧妙的言辞歌颂这场喜雨,仿佛雨水灵感来源于诗篇。

最后两句“闻说阪田犹未插,更须精意斡天回”揭示出诗人关注现实,担忧还未耕种的田地,希望天公能够继续助益,农民们能有更多丰收的机会。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展现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深深关怀和对自然的敬畏。

作者介绍

周南
朝代:元

猜你喜欢

新春奉皇太后重华宫小宴

纷来鸾凤数无央,玉扆金舆拥百祥。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迎苍驾莅青皇。

鱼龙曼衍频陈瑞,火树茏葱待熻光。

七种预挑人日菜,万年先进上元觞。

(0)

初冬香山·其一

名区信是出凡尘,几度清游兴会新。

景向淡中宜藻绘,山从老处见精神。

籁声出树铿鸿乐,旭影依窗酿小春。

槐落枫稀添飒沓,顿教留绿爱霜筠。

(0)

泛月·其一

晚风微拂暑全消,渐涌冰轮天泬寥。

蝉噪萤流纷曲浦,梧疏荷净澹清宵。

(0)

春水泛舟

绿纹新涨含烟翠,倒影花光漾明媚。

卧游隔岁此沿洄,悠然兴在鸥波际。

因思古语载舟谣,慢学兰亭脩禊事。

先忧后乐孟子心,海阔天空曾点志。

(0)

雨香馆对雨·其一

坐我雨香馆,山云送雨香。

岩丛同臭味,涧叶竞芬芳。

听瀑千琴奏,披襟六月凉。

长空渺何极,纵目正苍茫。

(0)

静宜园二十八景诗·其二十一晞阳阿

我初未来此,雾壑尔许深。

扫石坐中唐,一畅平生心。

仰接天花落,俯视飞鸟沉。

自惟昔岂昔,乃知今匪今。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