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门高敞接层山,殿角低垂瞰碧湾。
凉意自生只树底,尘心先堕翠微间。
风摇朱实僧前落,路绕苍崖鸟外攀。
云榻放参仍假卧,暮天凉月未能还。
寺门高敞接层山,殿角低垂瞰碧湾。
凉意自生只树底,尘心先堕翠微间。
风摇朱实僧前落,路绕苍崖鸟外攀。
云榻放参仍假卧,暮天凉月未能还。
这首明代朱应登的《夏日游德山乾明寺追和宋丞相周公必大之什》描绘了夏日游历乾明寺的景象。首句“寺门高敞接层山”展现了寺庙地理位置的壮观,紧邻崇山峻岭。次句“殿角低垂瞰碧湾”则描绘了寺庙殿宇的飞檐翘角,仿佛俯瞰着碧绿的水湾,富有动态感。
“凉意自生只树底,尘心先堕翠微间”两句,通过自然环境的清凉与宁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超脱与禅意,暗示了寺庙的清幽与远离尘世的氛围。接下来,“风摇朱实僧前落,路绕苍崖鸟外攀”描绘了风吹动果实落下和山路蜿蜒鸟儿飞翔的生动画面,增添了生机与动态美。
尾联“云榻放参仍假卧,暮天凉月未能还”表达了诗人沉浸在寺中修行的惬意,即使到了傍晚,凉爽的月光也让他不愿离去。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游寺的所见所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与禅修的深深喜爱。
长空淡碧,素魄凝辉,星斗寒相射。凤楼鸳瓦。
天风动,冉冉佩环高下。歌清韵雅。
对好景、芳樽满把。花雾浓,灯火荧煌,笑语烘兰麝。
千斛明珠照夜。况人如图画,明艳容冶。绣巾香帕。
归来路,缓逐杏鞯骄马。笙歌散也。
愁万炬、绛莲分谢。更漏残,惊听西楼,吹小梅初罢。
高馆含秋溪水平,白云一榻临空清。
云影天光入怀抱,玉楼银阙无人行。
滔滔活水源头落,却笑奔流争万壑。
雪照梅檐坐月明,露泻荷盘见鱼跃。
长安车马多富儿,汗流浃背尘满衣。
谁识君心有真乐,沙头白鸟犹忘机。
上苑莺调舌。暖日融融媚节。
秦晋新婚,人间天上真奇绝。
傅粉烟霄,倾国神仙列。彼此和鸣,凤楼一处明月。
歌喉佳宴设。鸳帐炉香对爇。
合卺杯深,少年相睹欢情切。
罗带盘金缕,好把同心结。
终取山河,誓为夫妇欢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