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竹藏深坞,白云生远林。
雨晴添暖翠,月澹度秋阴。
野老频携客,幽人独鼓琴。
何时来扫石,相对一开襟。
修竹藏深坞,白云生远林。
雨晴添暖翠,月澹度秋阴。
野老频携客,幽人独鼓琴。
何时来扫石,相对一开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居生活画卷。首联“修竹藏深坞,白云生远林”以“修竹”与“深坞”、“白云”与“远林”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竹子的挺拔与深坞的幽静相映成趣,白云在远处的山林间飘浮,更添了几分超凡脱俗之感。
颔联“雨晴添暖翠,月澹度秋阴”则通过雨后的清新与月下的朦胧,展现了自然界的细腻变化。雨后初晴,山色更加翠绿,月光下则显得格外柔和,秋夜的凉意透过淡淡的月色弥漫开来,营造出一种既温暖又略带凉意的氛围。
颈联“野老频携客,幽人独鼓琴”描绘了山居生活中的人情味。野老(乡间的老人)经常带着客人来访,而幽人(隐居的人)独自弹琴自娱。这一场景温馨而和谐,体现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尾联“何时来扫石,相对一开襟”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相聚的期待,希望未来能有机会一起在石上坐谈,畅快交流,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山居生活的恬淡与雅致,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
渊明事独往,谋酒不谋国。
引壶自酌罢,高卧幽窗北。
孤松供盘桓,五柳伴幽寂。
时赴中道邀,未觉体小剧。
八旬弃县令,忻若重负释。
安石登冶城,清谈工剖击。
竹林事游燕,百金费群客。
丝竹聊写情,副此杯铛癖。
岁晚白鸡梦,颓龄天不惜。
二士俱好饮,世运属艰棘。
身今扫閒轩,红蕖荫鲂鲫。
远挹环峰秀,下临湍水激。
得酒且尽欢,何人寿金石。
不如更添烛,夜漏淹晷刻。
醺酣便逃禅,酩酊非阏适。
从教醉谬误,黎明不能忆。
剑不用置履,柏非可为舟。
古来倜傥士,渠肯甘凡流。
君材早迈往,华问驰交游。
高文笔如扫,隽辨舌不留。
白黑自了了,皮里藏阳秋。
拥卷得渊旨,奋辞祛缪悠。
身虽不求人,政自人所求。
恢恢有馀刃,所见无全牛。
亨衢恐不免,位遇岂足忧。
初官三语掾,审克裨藩侯。
退公丰暇裕,问学日益羞。
行为孔独诵,端以贾长头。
嗟余过立境,没没谢蕴修。
广文一饭足,其他非所谋。
胜境定时访,良书亦可收。
但恐与君别,无复往朋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