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闭玄堂后,更分明与幽。
虽辞白日去,不忘锦江游。
古桧苍颜在,孤云壮气收。
文章如可访,遣使入西州。
一闭玄堂后,更分明与幽。
虽辞白日去,不忘锦江游。
古桧苍颜在,孤云壮气收。
文章如可访,遣使入西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积为友人蹇侍郎所作的挽词之一,通过描绘玄堂内景致,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与追思。
首句“一闭玄堂后”,简洁而有力,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深邃的空间,暗示了逝者生前的隐逸生活和内心的宁静。接下来,“更分明与幽”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玄堂内的氛围,幽静而清晰,似乎逝者的精神依然在此,与外界保持着某种微妙的联系。
“虽辞白日去,不忘锦江游。”这两句转折,既是对逝者生前美好时光的回忆,也表达了对其精神不灭、灵魂永存的信念。白日象征着生命与现实,锦江则代表了逝者曾经的快乐与自由,这两者形成对比,强调了逝者虽已离去,但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并未消逝。
“古桧苍颜在,孤云壮气收。”这里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来寄托情感。古桧树代表着坚韧与永恒,即使岁月流转,其苍老的面容依旧见证着时间的流逝;孤云则象征着逝者的灵魂,它在天空中自由飘荡,却也凝聚了壮志与豪情。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品格与精神的赞美。
最后,“文章如可访,遣使入西州。”这句诗以一种超脱的视角,想象如果逝者的文章可以被寻访,那么就派遣使者前往西州(可能指文学或文化中心),寻找并传承其作品。这不仅是对逝者文学成就的认可,也是对其精神遗产的珍视与延续,体现了对逝者的一种深切怀念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对玄堂内景的描绘,以及对逝者生平、精神世界的追忆,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思,既哀而不伤,又充满对生命的尊重与对逝者精神的颂扬。
多谢潇潇细雨,洗出深深翠。
休探南薰消息,算得春归几日,一半春痕犹在。
阑干凭处,直恁空枝窣地。惜花意。浑忘却,空掩泪。
只有垂杨万缕,禁得风风雨雨。弄影清池里。
可记省、秋容况憔悴。
天涯路短,人间世窄,写尺素、向谁寄。
雨滴蕉声声碎。梦残酒醒,一寸柔肠断矣。
几度东风,潇潇吹雨,作成春意阑珊。
惜瘦影、无端憔悴,处处凭栏。
谁道红消翠障,一枝正、画阁间闲。
休重问、恨在别离,情在辛酸。呢喃。
乍归社燕,又絮语、雕梁似话前欢。
要留取、芸窗长伴,几案清妍。
除是调脂弄粉,风神别、著手都难。
伴今夕、偏嗅片片香残。
一种姚黄,禁雨后、香寒□色。
谁信是、露珠泡影,暂凝瑶阙。
双泪不知笳鼓梦,几番流到君王侧。
叹狂风、一霎剪鸳鸯,惊魂歇。身自在,心先灭。
也曾向,天公说。看南枝杜宇,只啼清血。
世事不须论覆雨,闲身且共今宵月。
便姮娥、也有片时愁,圆还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