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禅。
不遂清时适,聊耽野趣偏。
远钟留夜月,寒雨静江天。
拯涣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禅。
不遂清时适,聊耽野趣偏。
远钟留夜月,寒雨静江天。
拯涣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隐居山林,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首联“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禅”表达了诗人虽有未竟之志,却常借禅学寻求心灵解脱。颔联“不遂清时适,聊耽野趣偏”则说明诗人未能在盛世中实现理想,转而享受山野间的乐趣。颈联“远钟留夜月,寒雨静江天”通过夜月和寒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寄托。尾联“拯涣方乘木,才弘利涉川”可能暗示诗人虽身处山间,但心怀广阔,意欲乘风破浪,有所作为,体现了其内心的坚韧与追求。整体而言,此诗以山水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找精神慰藉的心境。
梅黄收宿雨,山绿呈层巅。
高轩荫修竹,朱槛俯流泉。
雅致轶天外,俗物无眼前。
笑人声利场,蛾眉竞争妍。
半生政坐拙,州县空回旋。
自视甘寂寞,何心慕华鲜。
南坡吾菟裘,杖履有厚缘。
暇日领佳客,颇办沽酒钱。
愧无丝与竹,后堂欠彭宣。
何以侑谈笑,赖有兹山川。
送鸿烦远目,落雁惊虚弦。
门径回俗驾,山泽非臞仙。
剧谈交玉麈,醉吟飞彩笺。
榴花媚红皱,李实荐翠圆。
相忘恣谐谑,小谨略跽拳。
兹游无可纪,须君赋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