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何须问画师,芳名至竟重华夷。
六宫粉黛知多少,老死长门却怨谁。
出塞何须问画师,芳名至竟重华夷。
六宫粉黛知多少,老死长门却怨谁。
这首诗《明妃》由清代诗人许节所作,通过独特的视角探讨了历史人物王昭君的故事。诗中以“出塞何须问画师”开篇,巧妙地引出了对王昭君形象与历史地位的思考。诗人认为,王昭君的名声不仅在中华大地广为人知,也跨越了国界,影响到了其他民族和地区,因此无需通过画师来描绘其形象,她的影响力已经深入人心。
接着,“芳名至竟重华夷”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王昭君名字的深远意义和广泛传播,不仅在中国,也在外族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超越地域的影响力,使得王昭君成为了连接不同文化与民族的象征。
“六宫粉黛知多少,老死长门却怨谁”这两句则将目光转向了王昭君的命运。在古代宫廷中,众多女子为了权力与地位而争斗,但王昭君却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她被选为和亲使者,远嫁匈奴,最终在长门宫度过余生。这里,诗人通过“粉黛”这一意象,暗指宫廷中的众多嫔妃,与王昭君形成对比,突出了她独特的人生选择和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王昭君形象的重新解读,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复杂情感和命运的深思。它不仅赞美了王昭君的勇气与牺牲精神,也反思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地位与命运。通过这样的艺术处理,许节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事件相结合,创作出了一首富有深度和启示性的作品。
谷雨初晴三月时,燕飞帘幕昼迟迟。
主人不见花开落,欲倩徐熙写折枝。
舟次蒙城驿,名山未暇登。
归真闻有观,览古岂无朋。
小径松间入,危阑竹外凭。
亭标三秀异,境胜万人称。
玉气朝凝润,霞光晓散澄。
云房通曲密,蕊殿肃严凝。
济胜资佳具,扶颠藉老藤。
未能忘臬兀,岂敢肆骄矜。
长啸孙登解,躬耕诸葛能。
华林散鹿迹,断港聚渔罾。
九酝浮鹦鹉,三花覆毾㲪。
潭清容可鉴,谷响语还应。
石上便清坐,松根称曲肱。
愧予才潦倒,羡子思川腾。
扰扰磨旋蚁,营营棘止蝇。
四三狙赋芋,九万海抟鹏。
独客仍疏懒,顽仙绝爱憎。
行歌采芝曲,归理读书镫。
空谷怀佳士,孤云愧野僧。
赋诗惭缪拙,聊以纪吾曾。
《次韵诸葛用中归真观三秀亭纪兴》【明·袁华】舟次蒙城驿,名山未暇登。归真闻有观,览古岂无朋。小径松间入,危阑竹外凭。亭标三秀异,境胜万人称。玉气朝凝润,霞光晓散澄。云房通曲密,蕊殿肃严凝。济胜资佳具,扶颠藉老藤。未能忘臬兀,岂敢肆骄矜。长啸孙登解,躬耕诸葛能。华林散鹿迹,断港聚渔罾。九酝浮鹦鹉,三花覆毾㲪。潭清容可鉴,谷响语还应。石上便清坐,松根称曲肱。愧予才潦倒,羡子思川腾。扰扰磨旋蚁,营营棘止蝇。四三狙赋芋,九万海抟鹏。独客仍疏懒,顽仙绝爱憎。行歌采芝曲,归理读书镫。空谷怀佳士,孤云愧野僧。赋诗惭缪拙,聊以纪吾曾。
https://shici.929r.com/shici/eTmdIx1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