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芳草故宫春,麋鹿荒台不见人。
七十二峰南望远,翠娥犹学捧心颦。
夕阳芳草故宫春,麋鹿荒台不见人。
七十二峰南望远,翠娥犹学捧心颦。
这首明代诗人朱朴的《姑苏台》描绘了一幅夕阳映照下的荒凉景象。首句"夕阳芳草故宫春",通过夕阳和春草的对比,暗示了昔日繁华宫殿如今只剩下凄清的春景,暗含了历史的沧桑变迁。"麋鹿荒台不见人"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荒芜感,昔日的皇家禁地如今只有麋鹿出没,不见人迹,显得格外冷寂。
后两句"七十二峰南望远,翠娥犹学捧心颦"则转向远方的景色,姑苏台周围的七十二峰在视线中绵延,然而即使如此开阔的景象,也未能冲淡诗人内心的哀愁。"翠娥犹学捧心颦"运用了古代美女西施捧心蹙眉的典故,形容姑苏台的景色仿佛美人蹙眉,更增添了诗中的哀婉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姑苏台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兴衰、人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心*真香,神排妙供,满空遥送丹方。
收藏灵宝,嘉瑞自呈祥。
一点穿联浩动,两仪内、反复阴阳。
全真乐,团团性月,光散满空香。
搜详玄妙理,根源无漏,道德芬芳。
聚神砂玉液,无致倾亡。
结果真仙妙道,超三界、无极清凉。
全家悟,颐神养浩,皆得到蓬庄。
令子根苗裔,云水爱行步。
顿觉了,希夷微妙明千古。
去尘寰历遍,香来都无伴侣。
世人爱不爱,高真许。
达道完性命,永免轮回苦。
隐福地,松峰霞洞自在处。
待养就、金铅玉汞,真无浊虑。
六铢挂,始应过,三
海郡行缘,赣榆阐化,良因复显诸王。
谨修黄?
,特地召嘉祥。
万里云收雾卷,微风息、灯烛荧煌。
星坛上,步虚声举,月下正悠扬。
频频施拜跪虔诚仰彻,列圣闻香。
降无边恩惠,普救存亡。
从此皆成快乐,离阴俯、升上天堂。
开云宴,保生接寿,齐唱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