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收虎变,清啸学鸾声。
泽畔贻香草,风前饵落英。
石留贞女像,果得隐夫君。
握粟辞詹尹,升沉吾已轻。
大文收虎变,清啸学鸾声。
泽畔贻香草,风前饵落英。
石留贞女像,果得隐夫君。
握粟辞詹尹,升沉吾已轻。
这首诗描绘了仲春时节,诗人置身于田园之中,感受自然与生活的和谐。首句“大文收虎变”,以“大文”象征诗人的才华与智慧,巧妙地将“虎变”这一形象融入其中,寓意其思想的深邃与变化莫测。接着,“清啸学鸾声”则展现了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通过清朗的啸声模仿鸾鸟的鸣叫,表达内心的高洁与自由。
“泽畔贻香草,风前饵落英”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诗人比作泽畔遗落的香草和风中捕捉的落花,暗示其品格如香草般高雅,生活如落花般随风而逝,充满了诗意与哲思。接下来,“石留贞女像,果得隐夫君”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隐逸与追求的精神境界,石上的贞女像是对高尚情操的象征,而“隐夫君”的获得,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实现。
最后,“握粟辞詹尹,升沉吾已轻”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握着粮食辞别占卜者詹尹,意味着他不再依赖外在的预测与指引,而是坚守自我,不为外界的荣辱得失所动,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系自然的生活哲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寓意的挖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观,充满了浓郁的田园气息和哲理思考。
晓寒虽在有春催,坐想庭梅烂漫开。
滞迹方愁冰蕊过,清风还喜玉音来。
传芳酷重裁云手,比美遥评傅粉腮。
归见馀花须共醉,相宜况有水精杯。
夜尽铜壶漏,朝生玉律春。
日称元最重,年与号俱新。
郡阁晴光早,山城喜气均。
椒觞初献寿,仙木已书神。
鹰隼飞还止,龙蛇蛰欲伸。
溪冰仍泛泛,园柳自欣欣。
物意幡然作,人情岂不伦。
区区添甲子,敛拙任洪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