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春后言怀招汴州李匡卫推》
《立春后言怀招汴州李匡卫推》全文
唐 / 窦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闲斋夜击唾壶歌,试望夷门奈远何。

每听寒笳离梦断,时窥清鉴旅愁多。

初惊宵漏丁丁促,已觉春风习习和。

海内故人君最老,花开鞭马更相过。

(0)
注释
闲斋:安静的书斋。
夷门:古代洛阳的东门,这里代指远方。
寒笳:凄凉的胡笳声,象征离别。
清鉴:清澈的镜子,比喻自我反思。
宵漏:夜间滴漏计时器。
春风习习:形容春风轻柔。
海内:四海之内,泛指天下。
鞭马:策马疾驰。
翻译
夜晚在闲静的书斋中敲击唾壶吟唱,试着遥望那夷门,却觉得路途遥远。
每当听到凄凉的胡笳声,离别的梦境就被打断,不时地照镜子,旅途的忧愁更加深重。
刚开始被夜晚滴答的钟声惊醒,感觉时间过得飞快,随后又感受到春风习习带来的和煦。
在这广阔的世界里,你的老朋友中我最年长,春天花开时,我将策马拜访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静谧的书房中夜晚击打唾壶的声音,心中怀念远方的亲友。"试望夷门奈远何"表达了对遥远之人的思念和无奈,夷门往往象征边塞或远离京城的地方,诗人通过望眼欲穿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

"每听寒笳离梦断"一句,则是说在寒冷的夜晚,每当听到那凄凉的笳声,都会让人从美好的梦境中惊醒,梦断之后,那种孤独和寂寞油然而生。紧接着"时窥清鉴旅愁多",诗人偶尔瞥见镜中的自己,旅途中的愁绪更是难以言表。

接下来的"初惊宵漏丁丁促"表现了夜深人静,只有漏水滴答的声音打破寂静,而"已觉春风习习和"则转换了氛围,春天的到来带来了温暖,春风轻拂,使得心情也随之平和。

最后两句"海内故人君最老,花开鞭马更相过"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人的思念,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海内故人,即全国各地的旧友,诗人自认为是他们中年纪最大的一位;而"花开鞭马更相过"则是在形容春天到来时,花朵绽放,而自己与朋友们往日共度的时光,如同奔跑的马匹,不可追回。

整首诗流露出深深的乡愁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于朋友、岁月、自然界的深切感悟。

作者介绍

窦常
朝代:唐

窦常(746~825),字中行,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郡望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大历十四年,登进士第。贞元十四年,为淮南节度使杜佑节度参谋,后历泉州府从事,由协律郎迁监察御史里行。元和中,佐薛苹、李众湖南幕,为团练判官、副使。入朝为侍御史、水部员外郎。八年出为朗州刺史,转夔、江、抚三州刺史,后除国子祭酒致仕。诗入《窦氏联珠集》,《全唐诗》存诗26首。与其兄弟牟、群、庠和巩并称“五窦”。
猜你喜欢

夷齐庙

清风千载又谁加,古庙荒坛落槿花。

欲荐春薇无处采,西山元已属周家。

(0)

夹竹桃花

傲骨雄心岂易消,为花不逐岁时凋。

入林高士能同醉,前度刘郎尚可招。

色映朱栏添个个,声兼红雨共萧萧。

他年更有天台约,短杖相寻过石桥。

(0)

九月晦日同王惠州王础尘连双河诸公集石公精舍送秋同限蕉字松字二首·其二

鸿来燕去各从容,白帝将归驾白龙。

且让羲和旋北陆,尚馀朝爽在西峰。

千卮醳醳忘忧酒,百尺青青偃盖松。

暮别山门尚回首,数声犹是此秋钟。

(0)

题王茂名令诒南行图

大才何处不闲身,百里新花况值春。

五斗已馀供鹤米,一官仍作著书人。

(0)

岁除杂感十首·其三

雨泽今秋少,萧条井里间。

海田增斥卤,溪水失潺湲。

一日蜡谁乐,终年农共闲。

贫家繁食指,僮仆渐思删。

(0)

西湖送春次王紫诠使君韵十首时积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积雨偶晴故有此作寄余索和十首·其六

青泥亭子石阑干,高冢累累照水寒。

泉下朝云何处所,偈中如露未曾乾。

蝇能远道因随骥,草有馀香不让兰。

试问钱塘苏小墓,清明寒食几人看。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