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雄心岂易消,为花不逐岁时凋。
入林高士能同醉,前度刘郎尚可招。
色映朱栏添个个,声兼红雨共萧萧。
他年更有天台约,短杖相寻过石桥。
傲骨雄心岂易消,为花不逐岁时凋。
入林高士能同醉,前度刘郎尚可招。
色映朱栏添个个,声兼红雨共萧萧。
他年更有天台约,短杖相寻过石桥。
这首《夹竹桃花》以夹竹桃为题,描绘了其坚韧不屈的品格与独特的魅力。诗人陈恭尹通过“傲骨雄心”四字开篇,直接点明了夹竹桃不随波逐流、独立自尊的精神特质。接着,“为花不逐岁时凋”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夹竹桃即使在严冬或逆境中也能保持其鲜艳与生命力,不因季节更替而失去光彩。
“入林高士能同醉”,诗人将夹竹桃比作隐居山林的高士,暗示其不仅外表美丽,更蕴含着深邃的内在精神,能够与志同道合之人共享这份美好。而“前度刘郎尚可招”,则借用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典故,表达了对夹竹桃再次绽放的期待与向往,寓意着无论经历多少变迁,美好事物总能再次相遇。
“色映朱栏添个个,声兼红雨共萧萧”两句,细腻地描绘了夹竹桃花盛开时的景象,色彩与声音交织,既展现了花朵的繁盛与生机,也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这里的“朱栏”和“红雨”都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美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最后,“他年更有天台约,短杖相寻过石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与夹竹桃花再次相遇的期待,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追求的决心。通过这一愿景,诗人不仅赞美了夹竹桃的美丽与坚韧,更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向往。
综上所述,《夹竹桃花》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诗人情感与哲思的体现,通过对夹竹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性之光的交融,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