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郑侍郎挽词·其一》
《郑侍郎挽词·其一》全文
宋 / 刘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置驿无留客,名卿拟上公。

应惟泣遗爱,竞欲颂宽中。

赐履灵台隔,开阡梦泽空。

秋音送归旐,依约认樵风。

(0)
鉴赏

这首挽词以哀悼之情,描绘了对郑侍郎的深切怀念与敬仰。首句“置驿无留客”,形象地表达了郑侍郎离世后,连驿站都不再停留客人的场景,暗示了他生前的影响力之大,以至于连过往的行人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不愿在此停留。接着,“名卿拟上公”一句,赞美了郑侍郎在官场中的崇高地位和卓越贡献,仿佛他即将晋升为更高级别的官员。

“应惟泣遗爱,竞欲颂宽中。”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人们对郑侍郎的怀念之情。人们在哀悼之余,也纷纷表达对他仁慈宽厚品德的赞美,认为他的离去不仅带走了他对人们的关爱,更让社会失去了一个宽容与仁爱的典范。这种怀念不仅仅是对个人的哀悼,更是对郑侍郎所代表的高尚品质的追忆与传承。

“赐履灵台隔,开阡梦泽空。”这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充满哀思的氛围。灵台象征着郑侍郎的精神家园,而“隔”字则暗示了他已远离尘世,进入另一个世界。同时,“开阡梦泽空”则表达了人们对郑侍郎离去后的空虚感,仿佛整个世界都因他的离去而变得空洞无物。

最后,“秋音送归旐,依约认樵风。”这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秋风中传来的声音,似乎是在为郑侍郎送行,而“归旐”则指代了逝者的魂魄归于安息之地。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风声与逝者归途相结合,既表现了对郑侍郎的哀悼之情,也寄托了人们对逝者灵魂得以安宁的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对郑侍郎生前事迹的简述和对其逝世后人们哀悼之情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高尚人格的尊崇,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哀挽之作。

作者介绍
刘攽

刘攽
朝代:宋   字:贡夫   号:公非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生辰:1023~1089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猜你喜欢

再赋三首·其一

孤根雅宜幽处,空明宛似僧房。

我作蒲团燕坐,时参鼻观清香。

(0)

次韵元素登城暮归二首·其二

晚来飞鞚上城头,欲蹑华镳苦末由。

醉里有乡须着屐,人间无地可埋忧。

功名于我真聊尔,人物似君无此流。

想对青天回白鸟,半钩斜月挂江楼。

(0)

次韵韦深道独乐堂十绝·其四

达人信死生,过眼阅暖冷。

了知梦境中,此味独差永。

(0)

宿琴高岩二首·其一

琴高古仙人,控鲤飞上天。

丹炉访遗迹,邂逅馀山巅。

石壁削寒玉,万仞凌云烟。

隐雨有石屋,垂钓临平川。

旧闻钓处石,可坐八九筵。

邑宰颇呼客,醉歌日留连。

里胥厌追索,挽石沈深渊。

高秋见涯涘,巨石呈方圆。

斯民不可扰,此理甚坦然。

岂非仙圣居,未易污荤膻。

馀生欣晚遇,想像追真仙。

净绿不敢唾,薄暮聊周旋。

(0)

拟桃叶团扇歌三首·其二

裁纨作团扇,纤纤如白玉。

岁寒不改姿,持用可郎目。

(0)

宫词·其八十一

寒食风光淑景时,宫娥装束斗珠玑。

呼卢尽日随朋侣,将掩严闺始欲归。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