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王生别思,之子事遐征。
烟水浮杯渡,云山只履行。
三生尘梦醒,一锡衲衣轻。
此去家林近,飘飘物外情。
梵王生别思,之子事遐征。
烟水浮杯渡,云山只履行。
三生尘梦醒,一锡衲衣轻。
此去家林近,飘飘物外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牟融的《送僧》,通过对比和意象手法,描绘了一位僧人的离别情景以及其超然物外的情怀。
"梵王生别思"一句,以“梵王”指代佛祖或高僧,表达了僧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别所持有的沉重思想。"之子事遐征"则进一步说明这位僧人的儿子(弟子)被派往远方执行使命,这种长途跋涉的任务增添了一份离别的艰辛。
"烟水浮杯渡,云山只履行"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烟雾缭绕的水面和高耸入云的山峰,形象地展现了僧人独自一人穿越自然界的旅途。这里的“浮杯渡”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而“只履行”则强调了僧人的孤独与坚定。
"三生尘梦醒,一锡衲衣轻",这两句诗表达了僧人对于世间纷扰的觉悟和对佛法的追求。"三生"指的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即时间的长河;而“尘梦”则是世间的一切迷惑与束缚。"一锡衲衣轻"则形象地表达了僧人通过禅修(一锡)来获得心灵上的解脱,其简朴的生活方式(衲衣)也体现了一种精神上的轻松。
最后,"此去家林近,飘飘物外情"两句诗预示着僧人的归宿——不远的将来他将回到自己的禅林,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世俗情感的超脱,心中只有对佛法的执着和追求。"飘飘"一词形容了一种轻盈自如、物我两忘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离别与修行生活的描绘,以及对其超然世俗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个出世间而又不脱离尘世的宁静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