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李忠文公祠》
《谒李忠文公祠》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江上孤城尽力支,忽惊风急仆旌旗。

已无天诉吾穷矣,空有人书某死之。

不负大魁真此地,终为厉鬼是何时。

何当合祀余安庆,再刻文山双庙词。

(0)
鉴赏

这首诗《谒李忠文公祠》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通过其深沉的笔触,展现了对历史人物李忠文公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联“江上孤城尽力支,忽惊风急仆旌旗”,描绘了江边孤城在狂风中奋力抵抗的场景,旌旗被风卷倒,形象地展现了局势的危急与英雄的英勇。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孤城代表了坚守正义的立场,而风急仆旌旗则暗示了形势的严峻。

颔联“已无天诉吾穷矣,空有人书某死之”,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绝望。天诉,即向天申诉之意,表明了诗人已经无法通过正常途径寻求援助或改变现状,只能眼睁睁看着悲剧发生。人书某死之,可能是指记录了某人的牺牲或死亡,进一步强调了悲剧的不可避免和沉重。

颈联“不负大魁真此地,终为厉鬼是何时”,表达了对李忠文公的崇敬之情。大魁,古代科举考试中的第一名,这里借指李忠文公的卓越成就。诗人认为李忠文公在生前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伟大,但同时也表达了对李忠文公最终命运的关切,即他是否能以英魂的形式永存世间。

尾联“何当合祀余安庆,再刻文山双庙词”,表达了诗人希望将李忠文公与另一位历史人物(可能指的是文天祥)一同祭祀于安庆,并再次刻写他们的事迹,以示纪念。这不仅体现了对李忠文公的崇高敬意,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历史英雄们共同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正义、勇气与历史记忆的珍视,以及对英雄人物永恒价值的肯定。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应天长.访板桥旧院遗址。用康伯可韵

絮云翳日,烟柳断肠,羁游怕寻芳路。

徐步青溪,不见春波照窥户。愁红舞,哀燕语。

漫笑我、老怀空负。念佳丽,藉甚当年,忏情无绪。

幽讨向何处。种菜编篱,花鸟竟谁主。

呼起澹心难写,孤悰寄毫素。留灵琐,邀梦雨。

对逝水、曼吟千度。蘸金粉、与画前朝,乱丝成缕。

(0)

西平乐.癸亥秋莅官清江,政简多暇,蒐集县先正宋孔文仲、武仲、平仲、刘敞、刘攽、徐天麟、徐梦华、张洽、向子諲、杨无咎、杨至质、元杜本、范椁、傅若金、杨士宏、明敖英、杨廷麟等遗箸,编为清江先正遗书,将次第校印,遽迁官去,惜其不成,漫题目录后,用清真韵

吏隐萧滩,棹回鹿渚,怀古倍觉情赊。

三孔刘徐,宋贤遗集,搜求梦杳云遮。

叹旧日祠堂陋本,讹舛难资镜考,何人为取,嫏嬛中秘,更刻麻沙。

无恙江清嶂碧,思大雅、怅望动咨嗟。

探源流略,咸依四部,编目分明,行雁欹斜。

还忾想、芗林片石,梅癖逃禅,媵以元气变雅,正始唐音,文苑儒林广国华。

提要纂言,巾箱枕葄,差免尘容,惠尔青衿,式此仪型,弦歌诵习家家。

(0)

醉春风.秋思

拂拭横琴案。小雨朱弦慢。

郁金堂北暮砧寒,燕燕燕。

惜别年年,蓼花相送,梨花相见。秋色才分半。

水拍银河岸。月中谁寄锦书来,雁雁雁。

惯写人人,人今何处,碧云低黯。

(0)

玉楼春·其十九叠前韵忆北池

掌冰闸吏勤秋刷。露冷莲房新藕滑。

银鱼紫蜐海东来,香巘玉泉天下甲。

仙人饭玉羹瑶鸭。自琢新词自敲戛。

齑辛风味俊如何,生啖幽州青撇辣。

(0)

望远行.伏日喜雨,适当欧公生日

池馆幽深带薜萝。跳珠鸣玉晚凉多。

湿来莺背一痕梭。润回凤尾几重罗。

双玉管,两红螺。潇潇声里唱吴歌。

庐陵生日胜东坡。为歌骤雨打新荷。

(0)

金缕曲·其一韬父见余近词,不胜感怅。宣南老友,惟君一人,言愁欲愁,再成是解

轩翠风流歇。付双鬟、黄河一唱,玉龙凄切。

试数人间词赋手,吾亦当年老铁。

怎字字、滴成鹃血。

一自灵云悭圣解,惨桃花、天地成秋色。

经几度,马挝折。

王郎亦是秋风客,二十年、扬州一梦,玉箫呜咽。

同谱弟兄两人耳,各自颠毛欲雪。

忍重话、干戈离别。

莫和凤皇池上句,尽麻鞋、晓踏行宫月。

家国恨,那堪说。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