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碧海更难言,溪涧潺潺总一门。
莫道光燄归李杜,便驱郊岛出乾坤。
黄河碧海更难言,溪涧潺潺总一门。
莫道光燄归李杜,便驱郊岛出乾坤。
这首诗《哭闵裴村四首(其四)》由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通过对黄河与溪涧的对比,以及对文学经典的引用,表达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黄河碧海更难言”,以黄河的壮阔与碧海的辽远相比较,暗示情感的深厚与难以言表。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象征着历史的长流与民族的精神;而碧海则代表了广阔无垠的想象空间和深远的情感世界。两者虽各具特色,却都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其深邃之处。
次句“溪涧潺潺总一门”,将细小的溪涧与前句的黄河、碧海联系起来,强调了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关联。潺潺的溪水虽看似微不足道,但它们同样流淌着生命的力量,汇聚成江河湖海。这里暗含了诗人对于个体与整体、平凡与伟大之间关系的思考。
后两句“莫道光焰归李杜,便驱郊岛出乾坤”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李杜指的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他们的作品光芒四射,影响深远。诗人在此处提出疑问,是否只有李杜的作品才能照亮天地?否定了这种单一化的观点,强调了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同时,通过“郊岛”这一借指,可能指的是宋代的苏轼和陆游等其他杰出的文学家,他们同样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传承与创新的深刻理解,即真正的文学价值不仅局限于某几位大师的作品,而是存在于每一个时代、每一位作家的贡献之中。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对比和文学经典的引用,探讨了情感的深邃、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以及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