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东南林,哑哑闻哀音。
哀音不堪闻,而有反哺心。
子母谁无情,尔情抑何深。
昔人称尔孝,鸟中之曾参。
人于物最灵,奈何不如禽。
步出东南林,哑哑闻哀音。
哀音不堪闻,而有反哺心。
子母谁无情,尔情抑何深。
昔人称尔孝,鸟中之曾参。
人于物最灵,奈何不如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连文凤所作的《慈乌》,通过对鸟儿反哺行为的描绘,展现了慈乌对母亲深深的孝顺之情。首句“步出东南林,哑哑闻哀音”以鸟鸣声起,引出哀伤的氛围。接着,“哀音不堪闻,而有反哺心”表达了听到哀鸣时,乌鸦仍怀有回馈养育之情,令人感动。诗人感慨“子母谁无情,尔情抑何深”,赞扬了乌鸦超越常理的孝道。
诗人将乌鸦比作“鸟中之曾参”,借古人对曾参孝行的赞誉,强调了乌鸦的孝顺程度。最后两句“人于物最灵,奈何不如禽”,通过对比人类与乌鸦,指出动物尚且能展现出如此深情,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在孝顺上有所不及,引发读者对人性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乌鸦为题材,寓言式地传达了孝道的主题,具有深刻的道德教化意义。
河出昆崙江出岷,风吹不断浪花春。
但看此水源无竭,底用玄谈谷有神。
老健便为仙放杖,斧斤祗在袜生尘。
东家自有仁山诀,方士何曾悟一真。